12月以来,全国各地大范围降温,北方多地出现降雪,社交媒体上关于“下雪天要不要点外卖”的话题引起热议。
讨论的焦点在哪?有人认为,大街小巷里,外卖员本就匆匆忙忙,遇上雪天路滑,怕是更易发生交通事故,还是少点外卖为好。有人认为,大家都不点,外卖员哪来的收入。这与此前热议的“怎么看待景区轿夫职业”似乎有些相似。这些劳动者顶风冒雨,赚的是体力钱、辛苦钱,网友们共情是人之常情。不过也要尊重当事人的想法,如一位外卖小哥回应:“不点我们怎么挣钱,恶劣天气还有冲单奖励、超时免责。”消费者有刚需、外卖员要赚钱,雪天外卖是公平交易、双方互利的事情,消费者不必以过高的道德高标准苛责自己,也不必有过多“负罪感”。
其实,“要不要点外卖”这事儿不该成为消费者和外卖员之间的“纠结”。在社交平台也能看到,越来越多人将关怀化作实在的行动:一句“谢谢”、一个备注的“不着急”,一笔额外的“打赏”,都是社会温情的体现。
在这个几乎人人离不开外卖的时代,完善外卖配送流程、保障外卖服务质量,是一件利民利社会的好事。对于恶劣天气易发交通事故、外卖配送时长增加、外卖食品到手变凉等客观存在的问题,相关平台应当持续增强保障。目前,一些外卖平台已有行动,包括发放防寒物资、剔除超时差评、增加订单补贴等。不妨再多走一步,加强大数据规划、合理划分区域,同时放宽自主接单的条件,让外卖员有更合理的配送路线。如此,外卖员“跑”得更“暖”,消费者的食物也更热乎。(皇甫思逸)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