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净化网络空间,呵护未成年健康成长

2023-12-15 22:10:44    湖北日报网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然而,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度,一些未成年人在网络中被“开盒挂人”受到了欺凌和侮辱,甚至有的受害者因此变成了施暴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呵护未成年健康成长,需要净化网络空间,正视青少年网络需求。保障未成年人上网安全,要营造适合未成年人的清朗网络空间,塑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避免让受害者变成施暴者,从而保护那些困在网络戾气中的未成年人。同时要增加优秀文化供给,生产出一批符合青少年生长、符合未成年身心特点的网络产品,让他们自己远离文化糟粕,从根本上避免泥沙俱下的网络内容对青少年的不了影响。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第一粒扣子扣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起责任,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在网络上的行为,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教育他们尊重他人,不纵容或参与网络暴力。学校应该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网络文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网信办应关注互联网文化的最新动向和发展,并依法严厉打击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法律教育和倡导网络文明势在必行。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络世界也需要遵循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发扬友善、理性、包容的网络文化,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积极参与到维护网络环境的行动中,举报恶意言论和不良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氛围。

执法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打击网络暴力行为。政府和执法机构应该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测和打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关部门主动履责,建立健全定期监督审核机制。当前有害信息形式多样,要综合采用多技术手段,坚决打击,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建立定期审核机制,将有害信息消灭于萌芽阶段。对于网络暴力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给予相应的处罚和教育。同时,要加大对受害者的保护力度,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帮助,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新恢复自信。

媒体和网络平台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制造和放大网络仇恨情绪。互联网平台要增强使命感,加大审核力度。互联网作为当前人们日常交流的平台,在青少年群里影响力比较大,有责任与义务加强信息审核处置力度,坚决杜绝危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行为。网络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严禁发布恶意攻击、人身侮辱等有害信息。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用户的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健康的网络环境对于成长的青少年十分重要。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和关爱那些受到网络暴力伤害的未成年人,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宽容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 姚华(宜昌市兴山县榛子乡人民政府)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动城市公交多样化发展
下一篇:迎战雨雪冰冻 全力防灾救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