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看病不找熟人”的科学依据带来哪些启示

2023-12-04 10:57:48    北京青年报

医生应该给熟人看病吗?近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文讨论了这一问题。该文章汇集了四位医学专家对于“医生是否能给熟人看病”这一主题的看法,主要探讨了医生在给熟人看病时可能面临的问题、潜在风险及合理的应对措施。有英国医学总会官员援引《优质医疗》指南中的建议,指出医生应尽可能地不向熟人提供医疗服务。(12月2日,澎湃新闻)

这篇文章科学论证了医生给熟人看病的种种弊端。比如面对熟人,患者可能很难诚实地讲述自己的病史和治疗情况,而医生也可能碍于人际关系,不仅不能做到相对客观地了解患者需求,还可能遗漏一些检查项目。医生应该谨慎、仔细考虑风险,尽量寻求满足患者需求的可替代方案。文中对医生提出建议:如果不得不给熟人看病,最好保留详细的问诊、治疗记录。

这篇文章虽然针对医生所写,但对于患者同样极具参考意义。虽然这篇文章反映的是国外医疗系统的一些情况,不过对于同样讲人情和参与熟人圈子的国内医疗而言,也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医院里的熟人,被认为是难得的人脉资源。鼓励考生填报医学院校的一个理由,是将来方便给家人看病。当前看病直接找熟人医生,或通过熟人找其他医生,并不少见。这样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争取到看病的优先权,但这篇文章警示民众,这样做的弊端也不少,尤其是,由人情导致的隐藏的医疗风险。

熟人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患者有些话不能明说,医生也不便多问。医生诊疗也会有所顾忌,担心帮忙不成反而得罪熟人,如此就会缩手缩脚。尽管通过熟人找其他医生看病看似隔了一层,但其实这仍然处于熟人圈子之内,医生也逃不脱因为是熟人所以碍于面子不好放手诊疗的牵绊。

医生对于熟人患者,想法也很复杂。不排除有医生乐于这样做,认为这是体现个人价值和获得他人认可的机会。尽量为亲人尤其是至亲看病、提供方便,也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不少医生为此感到烦恼,甚至将之当作是一件苦差。

我国有“医不治亲”的传统。历史上有不少名医在亲人生病后,得请其他医生诊治。现在同样如此。几年前《健康时报》上的一篇名为《当儿科医生的孩子生病时》的文章,讲到儿科医生在孩子生病时会让其他医生施治,引发医生们的广泛共鸣。有“医不治亲”想法的医生,对于熟人患者,也会心存芥蒂,并且人越熟,顾虑越多。

此外,不少地方把医务人员带熟人看病当作行业歪风治理。比如2019年,陕西省规定,医生护士带熟人插队属“腐败行为”。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也曾下发《关于优化医疗卫生环境做到“看病不求人”的实施意见》。这背后的考虑在于,找熟人看病,可能让医生承担违规等风险,并影响社会公平、败坏行业风气。

“看病不找熟人”不仅是遵守社会规则的体现,而且如今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因此更应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看病不可能完全避免找熟人,但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影响诊疗秩序和其他患者,不困扰医生,不降低诊疗质量等,是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守住的底线。(秋实)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世界中国学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迈上新高度
下一篇: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