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提升航班正常管理水平,民航局在总结近几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民航发展态势,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制定了《2024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航班正常考核,就是尽可能减少不正常航班数量,让航班尽量减少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导致的晚点起飞、晚点到达等情况。通俗地解释,就是让旅客在民航出行时能够准点起落,不增加不必要的旅客旅行等候时间。因此,此次民航局进行新的航班正常考核和调控,出发点是提升旅客便捷出行体验,是利好旅客的有效行政管理手段。
在高铁出行发达便捷的当下,旅客长距离出行并非只有民航可以选择。民航局通过行政考核约束机场、航空公司,本质上是不断提高服务旅客出行的能力,提升民航在中长距离出行市场的获客竞争力。对比征求意见稿和现行考核标准,新规拟扩大纳入考核的机场范围,由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含)以上的机场以2019年数据为基准及大兴机场,扩展至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含)以上的机场以2023年数据为基准。根据现有数据,我国拥有千万级机场不少于41座,基本涵盖了各省区市旅客民航出行承运机场,这意味着此次考核针对范围更广,提高服务旅客出行能力的决心更大。
除此之外,征求意见稿对航空公司考核指标比现行标准更严,对于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导致不正常航班数占当月计划航班数比例高于6%(含),连续2个月客运航空公司当月到港航班正常率低于75%(不含)等情形,对航空公司给予处罚,相关处罚能够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收益。对于旅客而言,航班准点率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媒体报道中,常常出现因不正常航班导致旅客不满的情况,并且因为少数不正常航班存在机场、航空公司推诿扯皮的情况,使得旅客在遇到不正常航班时通常难以与航空公司和机场共情,也容易对由天气原因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不正常航班产生误解。上述矛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实际获益方和更具有话语权的航空公司,对其进行严格约束,也是帮助民航市场更好发展。
整体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旅客出行人数正逐步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民航局此番进一步提升航班正常管理水平,除了能够不断提高服务旅客出行能力,提升民航出行公共服务职能水平,更长远的积极意义还在于通过服务旅客、便利旅客出行促进生产要素高速流动,进而拉动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