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网站发布《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内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据了解,在55个被“摘牌”的中华老字号中,就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
老字号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有着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深厚的历史积淀,为人们所喜爱。但如今有些老字号可谓成也“老”,败也“老”,一味因循守旧,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自从今年2月份,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之后,“中华老字号”不再是“免死金牌”,老字号也不能“倚老卖老”了。办法坚持“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建立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这将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老字号健康发展。
“老字号”如何才能“长生不老”?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不变法则。老字号只有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擦亮自己好不容易打造的金字招牌。茅台与瑞幸咖啡合作推出“酱香拿铁”,一度风靡全网;同仁堂中药酸梅汤吸引了大量关注;五芳斋与蜜雪冰城合作推出联名款月饼礼盒……这些老字号愿意放下身段,和新品牌联名推出产品,把“老”优势与“新”特点结合起来,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产品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品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老字号的产品靠时间、技艺和口碑孕育而成,凝聚了几代传承人的心血,本就具有天然优势,老字号更要抓住产品特色,适应市场变化和时代发展,不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平台,才能化“老”为“新”,开创新局。在北京,老百姓喜爱的布鞋品牌“内联升”也不断创新,比如引入90后海归设计师,推出针对95后、00后的潮流副线“大内联升”,与国际知名潮牌合作联名款,推出潮鞋快闪店等。通过主动将目光投向年轻人,这个老品牌努力探索“从朝靴到潮鞋”的时尚化转型。这些老字号在“破圈”的同时,也塑造着全新的品牌形象。
老字号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情怀与记忆,是传播中华文化、展示文化自信的优质样本,代表着中华民族数百年的商业和手工业“以德兴商”的经营之道和“质量至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回望那些得以延续的老字号,除了过硬的商品质量、优秀的服务态度外,往往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商道文化义利观的继承。创办于清代的同仁堂有副家喻户晓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份初心一直在保留和传递。
老字号创建不易,维护更难。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要避免蒙尘、生锈,就要时时擦拭,坚持守正创新,练好“内功”,打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老字号”们唯有以“创新”为桨,以正确的义利观为帆,才能在市场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历久弥新。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