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厦门、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在济南,多位家长及老师也向记者表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对家长和学生不做强制要求。
“早该取消了”是不少教师、家长对于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要求的第一反应。在安全教育平台APP打卡,一直被质疑是增加教师、家长、学生负担的形式主义任务,现在多地教育部门明确取消强制打卡,是对此前做法的纠偏。各地教育部门、学校不妨举一反三,进一步全面清理不合理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减轻教师、学生与家长的负担,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为推进面向学生的安全教育,搭建安全教育平台,在其中加入丰富的安全教育课程资源以供学生学习,这是一件好事。一些地方把安全教育学习变为强制线上打卡,这引发一系列矛盾与问题。
很多低年级家长认为,强制学生上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既影响孩子的视力,又增加孩子的负担,而且没有多大效果,不少家长就替孩子刷课打卡。除了小学,有的幼儿园也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然而,孩子太小,根本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其又变为了家长代打卡。对于教师来说,面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自己只能不断督促家长打卡完成观课任务,这也一定程度制造了家校矛盾。
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安全教育,应该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技能、让学生多多体验。安全教育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决不能做表面文章。要求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除营造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家校共育的虚假形象外,并没有多大实际作用,反而折腾教师和家长。近年来,教师普遍反映非教学负担沉重。统计、督促学生、家长完成各种打卡任务,就是非教学负担之一。而家长也不堪重负,质疑学校将教育任务转嫁。
强制打卡要求折射出一些地方安全教育理念的简单化思维,各地教育局取消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这是迈出取消不合理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必须意识到,类似布置给教师、学生、家长的任务还有不少,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清理没有实际教育意义,只做表面文章的教育教学任务,把教师、学生与家长从这些任务中解放出来。
这就要求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总体看来,虽然我国一直在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但是,行政部门依旧主导对学校、教师的管理与评价,给学校布置的各种非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完成。其中诸多“进校任务”,实际忽视了该种教育方式是否真正对学生有用。只有理顺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界定清楚学校的职责边界,才能切实做到杜绝不合理教育教学任务进校园,让学校回归育人本位。(熊丙奇)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