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入冬的北京,寒风刺骨,站在街头面对车水马龙,却没一辆出租能带自己回家——很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发现,曾经很平常的街头招手打车,现在变成了难以实现的事。记者在街边实测,招手打车成功的概率很低。虽然几经呼吁,老年人打车仍然是个难题。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方便了公众生活。如今,手机早已深度融入公众生活。只要有手机,吃喝玩乐基本不用愁,这些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只是,在诸多功能里面,老年人学习能力退化的现实也逐渐展现,他们可能在手机娱乐上“很有心得”,但在“办事”上则差点意思。也因为这样,在各方的报道中,老年人打不到车、买不到票的新闻依然频频冲击人们的眼球。老人在刺骨寒风中打不到车,又放大了其中的一个负面效应。
没有谁的权益应该被忽视,老年人更是如此。相比起年轻人,老年人本身就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今天老年人的境遇,可能就是未来某一刻我们自己的待遇。所以,招手打不到车这样的现实问题,不能被忽视。
具体到打车的问题上,目前各方有一些积极行动,但实效不佳。如“暖心车站”,本是给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但在一些地方却要另外收费,所以无人问津。再比如“扬招必停”的安心巡游出租车,这样的积极探索曾获得多方肯定。如今的问题是,类似“扬招必停”的安心巡游出租车,如何让其一直持续下去?这一点,仅靠经营者或司机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那必要的政府扶持就应该及时到位,避免安心巡游出租车不会昙花一现。类似方面的努力,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地方努力,都应该趁早提上议程。
总之,不能任由“老人打车难”一直持续下去,这不仅是对老年人权益的一种保护,也是对社会公平的一种守护。也希望各地都能及时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办法,更好地为老年人的权益保驾护航,营造起一个更好的尊老爱老环境。(龙敏飞)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