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带得走”的乡村文化能“出圈”

孙一琳    2023-11-16 12:56:19    天津日报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内,孩子们正围着几位手艺人,观看各类非遗展示。20米长的剪纸长卷、方寸叶片上雕出的万千造型、瓷瓶上粉润柔和的色彩等,无不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百年老村的文化底蕴。

文化成为产业,不仅能留住历史文脉,也能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多可能。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有特色,发展才有活力。特色从何而来?“想‘出圈’,要靠文化产业。”白滩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广宇回答得很干脆。依托传承的非遗技艺,白滩寺村与天津市民俗文化艺术协会合作,利用村里2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建起研学基地,形成“传统研学+农事体验+农家乐”旅游路线,走出一条“特而精”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乡村文化渗透在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村子最具辨识度的名片。村名的背后,可能藏着一代代人的故事;村庄的建筑布局、生产方式,彰显着先祖生存的智慧。深挖文化资源,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乡村农文旅产业的发展中,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片,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

发展文化产业,就要从文化的视角看产业。所谓“高兴而来,满载而归”,游客带走的是物质产品,更是精神体验。天津市蓟州区小穿芳峪村与“津门老字号”渔阳酒业合作,复兴“小穿烧锅酒”品牌,为传统品牌寻找现代载体,把传统民俗传承下去。找准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点,在保留乡村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开发土特产和其他文旅供给,有利于激活乡土文化的生命力,让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点。

当然,如果没有丰富的产业形式,文化也很难成为大产业。所以,加强文化与产业融合,也要换个角度,从产业的视角看文化。在研学基地,手艺人的“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孩子们对感兴趣的非遗技艺,不仅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能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文化成为“带得走”的产品。发掘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形式,催生文化消费新模式,打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和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项目,乡村文化就能更好满足人们的期待。

文化是乡村的“魂”,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和内生动力。传承好文化,带动产业振兴,以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托起更多人的诗和远方,乡村振兴之路将走得更稳更好。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
下一篇:罚款事项再“瘦身” 营商环境更优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