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在《干部考评聚焦实绩实效》一文中提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组织部对3名县级干部进行约谈,对其在重点经济指标、安全生产等专项考核中的工作表现、业绩位次等方面指出不足、督促整改。干部考评,重在考评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实干实绩实效,包头市“一对一”约谈干部的考评模式,值得各地借鉴。
事实上,干部考评既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励干部踏实做事、担当作为的一种推力。然而,一些地方、部门却把干部考评作为形式主义“秀场”,有的一团和气搞“轮流坐庄”,让评优一年一个、人人有份;有的对“庸懒散浮拖”干部无计可施,任其继续“躺平”或“半躺”“侧卧”;有的只重“评时”不看“平时”,导致被考核单位存在“平时干得好”不如“评时迎得巧”的问题。
“考什么”是“干什么”的风向标,干部考评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比如,可在考评内容上增设“政绩观”,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干部政绩的“度量衡”,引导广大干部从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自觉追求为民造福的业绩。又如,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考评时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因事因岗设置考评指标,同时,干部考评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考评标准也不能搞“一劳永逸”,指标科学合理,干部必然踏实肯干。
当然,干部考评也应多管齐下。比如,干部考评不能只看年终,在换届、履新、离任交接等关键节点,也要考评干部与群众反映的“潜绩”与“显绩”,看“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的工作作风与生活作风,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考评形式上,综合运用平时、年度、专项、任期等多种考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考评”干部。在考评人员上,做到领导考评与群众考评相结合、机关内部评议与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杜绝“走马观花式”“量身定做式”考评,避免轮流坐庄、论资排辈等现象发生。把真干假干“考”出来、干好干坏“评”出来,这才是干部考评的应有之义。
同时,干部考评还要注重结果运用。干部考评应力戒考评时“楼梯震天响”,结果运用时却考用“两张皮”。发挥好考评“助推器”作用,才能让真正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能做实事、为民造福。让实绩考评结果鲜明体现在“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上,这样才能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总之,让干部考评成为一种正向推力,才能让更多的干部自觉地踏实做事、担当作为。(江斌 林志强)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