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又有人向飞机扔硬币,如此“祈福”何时休

2023-11-01 11:43:53    光明网

10月29日,有航空博主爆料称,广州至北京的南航CZ3121次航班因疑似有人向发动机投掷硬币,致飞机延误3.5小时起飞。当晚,南方航空证实此事,并称机务人员在机腹附近区域发现两枚硬币,飞机经全面检查后已安全抵达目的地。涉事旅客已被机场公安带走配合调查。

向飞机发动机投掷硬币属于“危险动作”。硬币如果被吸入发动机核心部位,很可能与发动机高速转动的叶片发生碰撞,极易导致发动机失速,甚至停止运转。然而,近年来,朝飞机发动机投掷硬币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人认为朝飞机扔硬币能“避灾祈福”,而对这一行为的后果一无所知。

为确保航空安全,一旦发现有人向飞机投掷硬币,航空公司就会采取最审慎的态度加以处置,为此难免导致航班延误、取消。这不仅让航空公司蒙受经济损失,也给广大旅客的正常出行带来不便。往飞机投掷硬币的行为,可谓对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双重破坏。

向飞机投硬币也面临着严肃的法律后果。《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扰乱机场秩序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投掷硬币者还要面临民事追责,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起案例显示,带孩子出行的陆某因为向飞机扔了两枚一元硬币,不仅被行拘10天,还被判赔偿航空公司12万余元。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当地农村老人的迷信说法:小孩子第一次乘飞机要丢两枚硬币做“买路钱”。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年来,媒体对于向飞机投硬币行为的报道不少,为什么类似事件还是接二连三发生?

毫无疑问,投掷硬币者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出门在外,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原本可以理解,但是,当“保平安”以迷信的方式体现,就走向了安全的反面。他们祈求的是平安,却让自身和同机乘客、机组的安全遭受威胁。难怪有网友以调侃的方式建议航空公司在飞机里增设“祈福箱”,并支持扫码支付。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投掷硬币者往往缺乏乘飞机的经验,甚至是第一次乘坐飞机。9月15日,有关官员在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初步统计显示,我国乘坐过飞机出行的人数仅为3亿多。换言之,我国还有10多亿人从来没有乘坐飞机,他们对航空出行的相关知识当然十分匮乏。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有更多的人选择航空出行。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到今后的一段时期,在“第一次乘飞机”的庞大群体中,仍有可能有人产生“往飞机投硬币能祈福”的想法。对此,民航部门及航空公司既要加强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也要为“第一次乘飞机”做好服务,提醒和教育他们禁止实施破坏民航安全的行为。

不久前,民航局下发《关于首次乘机旅客服务便利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对首次乘机旅客行李托运常识特别是危险品、违禁品、超限行李等信息告知,通过张贴须知、发放“安检贴士”、人员讲解等方式加强首次乘机旅客安检信息告知。通过这些精准高效的服务,能够有针对性地减少类似投掷硬币等危害航空安全行为,普及航空安全知识。

毕竟,绝大多数投掷硬币者并不想破坏飞机,将自己与他人的安全置于危险境地。遵守航空安全规则是每一个乘客的义务,而进行航空安全素养的普及,也是民航部门及航空公司不容推卸的责任。只有充分认识旅客出行情况,把服务做得更细,做好提醒告知,才能减少类似闹剧的发生。(王钟的)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下一篇:做会“沉潜”的年轻干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