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则热搜上的新闻引发热议。
一则发生在江苏南京。据央视网10月22日报道,一名患者在就医检查时,因工作忙想要返工,但被医生扣住劝说了半个小时,并被拽进抢救室——经查,该患者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前降支血管堵了95%,且有血栓,如果不及时救治极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
另一则发生在湖北黄石。据九派新闻10月22日报道,一位少年因爷爷患癌坐顶楼崩溃大哭,接警民警一句话点醒少年,“一直看脚底下你是走不好路的,必须要眼睛看得长远一点”。男孩情绪缓和后,民警抓住时机将其救下。
两则新闻的开头都让人揪心,但结局让人暖心。其中的“反转”,都是因为医生和警察的“执拗”:医生极度认真,坚持劝说,不放有生命危险的病人走;民警极度负责,多说了一句话,“话解”了少年的心结。正是他们在岗位职责范围内多做的这“一点点”,成功挽回了两条生命和他们的家庭,也在不经意间拨动了人们心中那根温暖的弦。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宝贵的职业精神和善良的心。
类似这样闪烁着职业精神微光的暖新闻还有不少——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湾东水电站职工甘宇和罗勇放弃第一时间逃生,坚守岗位开闸泄洪,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今年8月,在回家路上,浙江绍兴新昌县辅警陈珊珊因工作本能多看了一眼,及时让一位突发脑梗、在路边跌倒的老人得到救治,转危为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动声色地多坚持一分钟,苦口婆心地多说一句暖心的话,义无反顾地多坚守一分钟,责任心驱使地多看一眼,正是这样一群敬业、精业的普通人,照亮了这个时代,守护了我们的生活,也捍卫了职业的荣光。
出现在这些故事里的温情,也启发我们思考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新闻里的医生、民警、水电站职工……在他们眼中,工作应该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多了一种使命、一份热爱。岗位内外,皆是职责所在,在细微之处更加用心,于无声之处凝聚起职业力量,他们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因此得到升华,职业边界也因此得到拓展。想来,用这种极致的敬业态度去工作,用专业能力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挽救“悬崖之上”的生命,这份职业带来的价值感、成就感远超想象。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这些多做“一点点”,可能就是普通与优秀的区别所在。
一名国外著名投资专家曾提出“多1盎司定律”:“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微小,仅仅1盎司。”就是这多付出的一点点努力,很可能会让他们在日后邂逅意想不到的职业收获。
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在冗长细碎的时光中守望职责使命、守护质朴职业初心,多做一点,做好一点,再多一点,再好一点,简单的工作重复做,重复的工作用心做。这或许就是每一个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的“英雄主义”,这也是职业教会我们的人生哲学。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也会成为那“挺身而出的凡人”,救人于危难或困苦。 (王维砚)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