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长假,杨志赶了回时髦:他和3个朋友组成“旅游搭子”,包车前往内蒙古赤峰,不同于以往目的地明确的定点打卡式旅游,这一路他们驾车停停走走、随性自由,反而跟朋友有了更深度的交流,领略到了更多沿途美景。杨志告诉记者:“搭子游的随性自在让我发现了许多以往旅行中忽视的风景,为我提供了更多观察世界的角度。”在旅游热的助推下,青年群体在旅行方式上也玩出了新花样,“旅游搭子”成了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热词。
相较于独自旅游的孤单,找个“搭子”结伴而行的优势显而易见,既可分担旅行成本,又能分享旅途快乐,获得情绪价值。“搭子游”正以轻量化、社交化、便捷化等诸多特点而快速被年轻人接纳。但正如“生意好做,伙计难搁”的那句古话,对“搭子游”潜在的安全风险也需要警惕。在选择“搭子”时,一定要理性甄别、谨慎选择。
当下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呈现出复合化趋势,相较于过往身心放松等享受型、消遣型旅游,拓展社交、增长知识等情感性、发展性旅游愈加受到关注。旅游本身就具有社交属性,而搭子所具有的软约束和浅关系,与旅游的非惯常环境、低频次特征相契合。找搭子能让旅客看到更多不同生活方式,接触到更多不同领域,因为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样的人,所以“感觉像开盲盒一样”。这就为搭子出游增添了不少趣味性与新鲜感。
不过,正如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搭子游”在具有优势的同时也不乏风险。在社交媒体上就涌现出了不少相关吐槽帖:有人在网上约好了旅游搭子,临出发前却被“放鸽子”;因习惯、性格不同而发生口角、纠纷,导致中途搭子分道扬镳;有人甚至在旅行中被同行的旅游搭子骚扰;自行组团包车可能会遇到“三无”领队被坑;一些不正规的旅行社在网上以寻找“旅游搭子”为名强行拉客消费,等等。由此看来,理性甄别、谨慎选择搭子伙伴至关重要。
“搭子游”旨在几人约好一同搭伙,朝着共同目的地进发,并在旅行中互帮互助,平摊费用。这就决定了确保同行者的“同频”不可或缺。“同频”的含义不仅是指旅游时间、地点的一致,更包括在身份、年纪、性格、消费能力等个人背景方面的志趣相投。因此,在事前充分了解,充分沟通,对双方都是好事。比如大家都不习惯起得太早、行程太赶,那就会沟通好上午多睡一会。考虑到旅行安全的重要和不易把握,选择搭子最好选择同事、朋友、家人或伴侣等熟悉的人。
“搭子游”满足了特定出行者的出行需求,也符合旅游行业发展趋势。为了使其发展得更好,保障同行者安全和强化市场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从业者精准把握时机,努力提升社交化旅游的高度黏性,并推出有效措施约束“搭子”行为。行业协会也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抓住当前旅游社交化的趋势,积极捕捉旅游社交需求、聚集旅游社交群体、引领旅游社交文化。相关部门要精准履职,积极监管,及时处理旅游安全隐患,为“搭子游”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创造环境。(郑桂灵)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