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乐见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治理“必选项”

2023-10-12 11:17:02    光明日报

在此次杭州亚运会中,伴随着亚运健儿们勇创佳绩的明亮色彩不仅有热烈深沉的“中国红”,还有灿烂阳光的“小青荷”。身着青绿、体贴服务的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小青荷”获得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的多次点赞,得到各国代表团、技术官员、媒体记者、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杭州赛会服务的一张金名片。事实上,从北京奥运会到杭州亚运会,从G20峰会到中国互联网大会,从城市社区到农村集体,在我国,志愿服务已不仅是支援保障大型活动的降本增效之策,更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协同各方之法。

近年来,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社会活动的各个场景。在生态建设方面,志愿者们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河道清洁、减碳降塑等环境保护活动,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将生态保护理念传递给更多人;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志愿者们投身支教工作,提供辅导教学支持,为当地学生打开更广阔的知识天地;在基层,志愿者们通过社区清洁日、社区文化节、邻里互助等形式,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为社区生活增添温度;在灾害救援中,志愿队伍身先士卒,提供应急救助和物资支持,有效补充政府的应急救援力量。凝聚社会力量,助推治理能级提升,志愿服务正从社会治理的“加分项”逐步变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选项”。

志愿服务为公共服务增添新动能。一方面,志愿服务可以弥补公共服务资源的不足。在一些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尚不完善的地区和领域,志愿服务可以通过自愿参与、互助互惠的方式填补公共服务的空缺,将公共服务延伸向更加全面广泛的范围。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能够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公共服务通常面向广大群众,难以充分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而志愿者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提供更贴近受助者实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使公共服务更加细致、周到。

志愿服务为个体发展提供新平台。志愿服务实践不仅能使参与者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而且能够增强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凝聚社会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社会治理新活力。此次杭州亚运会的“小青荷”,经过理论基础、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培训,才得以在亚运盛会上绽放光彩。“人人争做能量发光体”的珍贵经历,必将成为激励这些青年追逐向上向善人生价值、开创美好未来的不竭动力。

志愿服务为社会治理树立新风尚。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推手。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从依附程度、面对面交往频次等方面来看,人与人的社交关系相对减弱。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互助意识,有益于社区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志愿服务所传递的爱心、友善、奉献精神,能够激励更多人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关爱他人。我国鼓励个人和组织在志愿服务中创新,提倡社会价值观念的践行,许多志愿服务活动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供创新方案,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激发社会互助意识,引领社会文明进步,为社会治理树立了新的风尚。

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志愿服务大有可为。志愿服务的参与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要求高度契合。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实现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会治理需要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当前,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跃在社会治理的各个维度,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新时代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未来,随着志愿服务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实现深度融合,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屈群苹(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一篇:古为今用,儒风有新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