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为什么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登上热搜,引发网络广泛讨论。想发点生活日常,怕暴露隐私;想表达个人观点,怕引起争论;想转些娱乐内容,又怕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不少网友感叹,不知从何时起,记录日常生活的朋友圈已经越来越罕见了。
一些人从朋友圈“默默退场”,难道是表达欲下降了吗?其实并非如此。随着互联网触达现实生活方方面面,人们的意见表达途径极大丰富。在点评软件里评价产品商家、在评论区里匿名表达看法、在社交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这些行为都展现着人们旺盛的网络表达欲望。可以说,如今互联网发展日益彰显多元化,出现了更多各具特色的平台媒介,为各种群体提供了多种表达交流的公共空间。
从社交媒体定位上讲,微信朋友圈的“气质”更贴近知根知底的熟人社交,更像是现实关系的延伸。“微信好友”让彼此联系更紧密、了解更深入的同时,也同样让人有所顾忌,不敢随意抒发己见。事实上,这种反应也并非对熟人关系的排斥,应当看到微信如今集合承担了家庭、工作、个人娱乐等多维度的关系,不少人的“微信社交圈”既多又杂,这才是他们日渐成为朋友圈“旁观者”的重要原因。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深度介入,近年来大众对于个人隐私普遍更加关注,对于自身的网络形象呈现也更多一番审慎斟酌。在各种网络平台中,每个人的“数字身份”都可以有许多侧面。看似内向社恐的“理工男”,可以是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粉丝百万的科普博主;工作忙碌的医院护士也可以分享日常,成为社交平台中的生活达人。从百般小心“我能在熟人圈子里说什么”到主动思考“我能在陌生圈子里展现什么”,都是探索自我身份的积极过程。
从长期来看,表达欲并非消失,而是向“陌生”与“匿名”转移。前段时间,有一群年轻人热衷在社交平台中自称“momo”以匿名发表看法的现象同样值得思考。如今,很多人希望“小隐于网”,既是怕个人观点引发矛盾,也是怕自己因为几句话就被他人轻易评判定义。不过与其一味回避,不如提升个体网络素养与责任意识。网络空间终究无法与现实脱离开来,无论在哪个平台、遵循何种表达风格,网络言行都要顾及他人感受、遵循道德法律规范,把握好熟人、陌生人社交的尺度和分寸。
“消失的朋友圈”之所以让不少网友心有戚戚,其实也折射出公众对数字时代人际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对以往活跃的“熟人朋友圈”的怀念。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网络空间个体表达的渠道、深度与定位本来就在不断变化。我们在感叹之余也不妨深入思考,不同的网络社交圈与交往模式究竟意味着什么、改变了什么。(陈之琪)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