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向战而生,人才为战而育。我军人才工作说到底是为战争准备人才。习主席强调,要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人才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紧跟战争形态演变趋势,提高备战打仗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落实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就要扎实做好军事斗争人才准备,建好蓄足备战打仗“人才池”。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在现代战争中,没有人才、人才不足、人才质量不高,是打不了胜仗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把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摆在强军事业发展突出位置,坚持打仗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军事斗争一线练兵,加强应急应战紧缺人才培养和调剂补充,在重大军事行动中锤炼部队,牢固立起人才工作服务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能打胜仗的能力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与打赢机械化战争相比,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对人才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需求。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未来几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我们要如期实现这一既定目标,必须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聚焦能打胜仗培养人才,把作战需求贯通整个人才培养链路,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作战需求侧精准对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最艰巨的战争准备”。建好蓄足备战打仗“人才池”,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专业性。我们必须围绕备战打仗确立人才工作目标,依据打仗标准检验人才工作成效,明确备战打仗人才能力内核、资质标准、成长链条,把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贯彻军队好干部标准,切实把打仗的干部选准、把打仗的班子配强。坚持分类施策、体系抓建,加速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推动关键领域人才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打通人才教育、历练、孵化、选拔、认定、奖惩链路,使人才建设的“准星”始终对准战斗力建设的“靶心”。
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才制度政策的竞争。我们应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识才、聚才、育才、用才等各方面改革创新,推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体系优化,深入破解制约我军人才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军分区)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