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2023-08-31 16:39:39    光明日报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发表了题为《团结协作谋发展 勇于担当促和平》的重要讲话,针对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促进文明互鉴、完善全球治理等议题表达了中国的鲜明立场,为金砖国家在变乱交织的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合作并作出更大贡献擘画了未来路线图,为壮大和平发展、团结合作的全球声势唱响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之声”。在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以一句“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来强调金砖国家要坚持和平发展的大方向、巩固金砖国家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意义,倡导金砖国家要努力拓展政治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的和平安宁。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这句古语出自《管子·正世》。其作者管仲是我国春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谓“正世”则有“整治世道”之意,即确保秩序整齐并得到治理。这句古语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安定,最大的危险莫过于动乱。按照原文的表述,管仲将当时他所观察到的以往成功的治理经验总结为“致利除害”,即“致治除乱”,也就是要确保维持安定,避免发生动乱。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治”与“乱”始终被认为是国家能否取得发展的关键因素。《商君书·说民》有云,“治之于其治,则治;治之于其乱,则乱”,即治理需要安定而非动乱才能实现;而《荀子·不苟》则言“君子治治,非治乱也”,意在说明必须除去混乱、转为安定才能推进治理。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当前,“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展现的是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世界各国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际社会的稳定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要维护国际环境的“治”而非“乱”,各国就必须共同拓展政治安全合作,携手维护和平安宁。

拓展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和平安宁,顺应时代潮流。必须看到,当今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频发、全球性问题上升,各国都面对着各自的挑战和共同的挑战。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人民都期盼着和平发展,都期盼着为和平发展营造并维持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始终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面对这个不争的现实,作为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金砖国家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大方向,巩固战略伙伴关系,在政治安全事务上加强机制化沟通、协调与合作,从而发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应有作用。

拓展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和平安宁,摒弃冷战思维。必须看到,在国际社会呼吁并合力推动和平发展的同时,某些国家却依然固守冷战思维,在世界范围内肆无忌惮地恃强凌弱、巧取豪夺、拱火浇油、搬弄是非、混淆视听、大搞零和博弈。某些国家痴迷于追求自身的所谓绝对安全,不惜牺牲乃至直接践踏别国正当的安全诉求与核心利益,直接导致了地缘政治形势的急剧恶化。面对这些霸权霸道霸凌等行径,中国创造性地构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独具战略远见地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本质性地明确了国际安全的不可分割性。金砖国家应从此安全观出发、达成更多共识,积极斡旋、降温去火,推动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成为维护国际秩序“历史钟摆”正确方向、捍卫全球与地区长期安全稳定的关键力量。

拓展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和平安宁,引领未来发展。必须看到,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等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关系到各国乃至全球长期和平前景。新技术的发展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需要各国快速跟进、交流合作、合作规范。面对这样的新变化与新挑战,金砖国家更要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为确保国际社会在新技术、新领域内的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作出表率性贡献。

“金砖国家是塑造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我们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共同捍卫发展权利,共同走向现代化,代表着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必将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进程。”在“致治除乱”的共同愿望下,金砖国家必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凝聚更多全球发展合力,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构建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提供由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化为现实的具有无比国际感召力的典范。

作者:刁大明(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司法有力量有温度
下一篇:做好服务才能做大蛋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