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2023-08-30 10:46:46    人民日报

从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中汲取抗灾经验、坚定稳产信心,采取超常规举措,落细落实农业灾后生产恢复、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措施

尽快补齐设施短板,持续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增强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和适应性

 

今年主汛期,受台风带来的极端强降雨影响,我国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局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抓紧修复灾毁农田和农业设施,加大农资供应保障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农技指导,组织农民积极补种补救,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坚决打赢抗灾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这场硬仗。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我们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抓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三农”这块压舱石牢牢稳住了预期、稳住了物价、稳住了经济大盘。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新起点上,我们的粮食生产越往前走难度越大。这个难不只难在粮食需求依然刚性增长,端牢饭碗的压力越来越大,也难在如何在稳住“量”的基础上提升“质”,更难在如何科学有效应对各类灾害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粮食稳产丰产,需要“天帮忙”,还需要“人努力”“政策实”。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事件增多,给粮食及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当天公不作美时,惟有更加主动作为,方能迎来丰收。比如,洪涝灾害后,应第一时间抓紧抢排田间积水,抓好灾后田管和改种补种;灾后防疫防虫也格外重要,要坚决遏制病虫暴发流行,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正常生活秩序,才能及早让粮食生产回归正轨。

在闯过“台风关”“洪涝关”“病虫害关”等一道道关口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积累着抗灾夺丰收的经验。比如,一定要把灾害的不利影响估计得更足,一定要把防灾减灾这根弦绷得更紧,一定要把政策激励、投入保障、科技推广等机制构建得更完善,一定要把科学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灾后生产的举措落得更细更实。正是坚持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做周全准备,今年夏粮生产虽然遭遇严重“烂场雨”天气影响,但仍然实现了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当前,正值秋熟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中汲取抗灾经验、坚定稳产信心,采取超常规举措,落细落实农业灾后生产恢复、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措施。同时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区域、分作物、分环节把情况摸清楚。努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精准性、有效性、科学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就能尽力实现非灾区多增产、轻灾区保稳产、重灾区少减产,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近年来,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短板仍然存在。不少地方农业生产还是靠天吃饭,一些地方专业化防灾减灾力量不足。从长远看,应当尽快补齐设施短板,持续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增强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和适应性。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创新,着力实现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突破,比如培育气候适应型作物品种,推广节水灌溉、抗旱保墒等适应技术,让粮食及农业生产真正实现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全方位夯实农业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必将为促进大国粮仓根基更加坚实增添不竭动力。

朱 隽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下一篇:同心协力划好中国正能量的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