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8亿多修缮的古城,经不起破坏式开发

2023-08-22 10:17:46    光明网

八月,旅游“最火暑期档”如约而至,古城游也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但在甘肃天水,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内进驻了诸多业态。不仅参观区域受限,消费门槛提升,一些甚至被“改头换面”,危及院落安全。

天水古城保留着一些明清院落,是重要的文物保护点。此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关键在于,当地六年投入8.88亿元,斥巨资修缮文保院落的同时,一些文保院落却被破坏性地开发,在更改原貌、私搭乱建下变得面目全非。

一边保护,一边破坏,这不免让人质疑:重金投入的修缮费用,最终流向了哪里?商业化开发压倒文物保护,各种不符合规定的改造操作,为何没有触发相应的监管处罚?

文物保护当然不是要隔绝一切商业活动,事实上,现在全国各地的很多古城,基本都进行了商业化开发。引入一些商业业态,既可以吸引更多游客,让有历史沉淀的文物活起来;同时,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对文物保护进行反哺。

在天水古城,文保院落遭遇“改头换面”,很多商业进驻改造院落,将其变成了游客消费场所。这些改造文物建筑的经营行为,是否通过了审批?改造过程有没有造成破坏性后果?既然是重点保护的文物建筑,在进行商业化开发时,就应该合理规划、严守边界,让改造利用建立在不破坏文物原有状态的基础上,避免对那些文保院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增加后期修缮成本。

据报道,当地之前投入了8.88亿元的资金修缮,这样不计成本的修缮,也是为了保存好那些明清院落的原始风貌。如果是因为投入大,才导致了过度开发,想要借此来“回本”,这种急功近利无疑是本末倒置了。

至少从目前来看,当地对古城的管理、对文物的保护,存在诸多混乱。一些经营者之所以敢随意更改原貌、私搭乱建,根源还是在于监管不力。比如,面对古城内一些未批先设、未批先修,主管部门却表示,“没有收到任何报批手续,所以无从监管”。

没有报批就无法监管,这样的说辞是推卸责任。作为监管部门,面对历史文物,理应将监督触角前置,对加建、改建的开发行为,进行严格审批;发现未批先设、未批先修的,更要在第一时间叫停,而不是等造成破坏损伤后,再表示无能为力。

如今,商业开发下的天水古城,一些文保院落被破坏,还因商家违规装修导致火灾隐患,这是一个相当矛盾的局面——说当地不重视文物保护,但其扎扎实实投入了数亿资金;说当地重视文物保护,但对一些破坏性开发全程没有及时监管处置。

当地对文物建筑不够尊重、珍惜和爱护,说到底,还是因为商业利益压倒了一切。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古城的开发才会变得如此粗放潦草。它既浪费了修缮资金,也在破坏古城的历史沉淀。

这里要提醒的是,文物保护不是只要使劲砸钱就行,钱要用对地方,作为监管者更要保持不缺位、不失职的状态;同时,对文物建筑的开发,不是越商业化就越挣钱,古城的魅力在于其历史风貌,在那些保留历史印迹的建筑被破坏后,一座古城又该如何吸引游客前往?(熊志)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下一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