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中老年网上“追星”,别动不动拿孤独说事

2023-08-18 10:29:55    光明网

合拍视频、写爱的小作文、送“嘉年华”,甚至还有七旬老太为“追爱”跨越千里……近期,一批以中老年网友为受众的网红爆火,随之出圈的是大叔大妈们“野性”的“追星”方式。年轻人调侃“在‘秀才’直播间蹲我妈,‘倾城’直播间蹲我爸”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养老金担心起来。有观点认为,“秀才”“一笑倾城”走红背后,是中老年人无处安放的孤独。

老年人在互联网上“追星”,早就不是什么新现象。此前,一些中老年女性被“假靳东”们围猎就引发过关注。应该说,这一现象形成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其固然可能与部分老年人的孤独感有关,但一概将之视为是孤独的产物,为他们上网贴上“沉湎网络”的标签,以至于忧心忡忡,视之为必须被改造的对象,是粗暴的,也大可不必。

应该看到,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对真实生活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受影响的人群也几乎是“全龄段”的,老年人很难成为例外。部分老年人在网上有喜好的主播,愿意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适度的打赏、合拍视频等,只要未对真实生活带来可见的风险和伤害,其实完全可以多些包容。至于那些被中老年人追捧的“网红”,只要相关行为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年轻网友也没必要随意给他们打上“油腻、土味”等带有嘲讽意味的标签。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在这一点上,任何人都不应该有什么歧视。

有些子女担心老年人在网络追星上“走得太远”,乃至上当受骗,这实属正常。对此,与父母多一些交流,多表达一下关心,多了解父母的动态,这倒是必要的。但是,若仅是担心老年人可能被骗,就完全否定老年人上网“追星”的合理性,这未免也是过度的干预了。且不说,中老年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选择,退一步而言,年轻人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将网络预设为一个处处让老年人受骗的荆棘之地,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也是一种过度的反应。

说到底,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对于各个人群的“触网”,都不妨多些松弛和包容。风险应该防范,但也不应该完全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就像父母对于未成年人“触网”需要正确引导而不是采取完全隔离的态度一样,年轻人对于父母的网上“追星”,也该多些理解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其背后的正当诉求。如将老年人“追星”片面看作是现实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之下退而求其次的Plan B,动辄扣上一个“孤独”的帽子,乃至于添加道德压力,这是一种想当然,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偏见。要知道,对绝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他们上网“追星”,就像年轻人喜欢刷短视频、追星一样,其背后更多还是某种普遍的人性在起作用,未必是对应什么真实生活中的不足。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需要更多地将心比心。

当然,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触网”,这到底会对中老年群体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是否会加剧与真实人际关系的疏离,网络环境又如何尽量降低他们触网的风险,这些确实是值得严肃讨论和应对的议题。但是,将这样的现象先入为主地视为是值得担心的,乃至给中老年人“触网”的行为添加一些想当然的标签,是不必要的,也是对老年人不友好的。(朱昌俊)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延续丰收良好形势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下一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