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救灾现场作秀直播?对无底线蹭流量要严惩

2023-08-09 10:41:17    光明网

近日,京津冀多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各地救援力量纷纷奔赴灾区抢险救灾。共克时艰之下,也再度出现了不少“网红打卡”的奇葩现象。如何避免这些杂音干扰全社会合力救灾的节奏,成为需要反思的问题。

依靠“博眼球”、作秀,赚取流量甚至利益,每次天灾过后都有人做出此种行为。原因也不难想象,洪水天灾造成的悲剧性后果,往往极具视觉冲击力,而救灾这样富有正面色彩的行为,也都会得到善良人们的关注和点赞。对于那些真正参与救灾的志愿者来说,外界的关注和赞誉是一种必要的精神支持。可是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红,也正是瞄准了这样的机会,希望浑水摸鱼,来窃取外界的关注和口碑。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网红作秀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摆出参与救灾的架势,他们可能也确实携带了一些救灾设备和物资,可实际上是“三分救灾七分作秀”,现实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很难说,可在线上的渲染和炒作却很用力。明明没有起到多大救灾作用,却在线上收获了很多流量。这些人借助天灾博取声誉,对那些真正舍生忘死一心救灾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变相伤害。

另一种则是打着捐赠的名义,比如要给牺牲的公益组织成员捐款,却不顾家属的悲伤情绪,专挑刺激性的问题提问,渲染悲情氛围。他们也确实给了一些捐款,可是在心底却没有对牺牲者的敬畏。在牺牲者的家门口“嘻嘻哈哈”式直播,把别人的牺牲当成自己获取流量的工具。这样的慈善根本上说是伪善,对家属和公众来说都属于二次伤害。

这些网红直播的动机很好理解,可问题在于怎么拦阻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为什么这些行为总是能在某些平台获取流量?网友本能地想了解更多受灾现场的故事,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大众心理。可是平台算法推荐这些内容的时候,有没有一定的把关?或者说,当这些直播被揭穿存在失德嫌疑的时候,平台能不能及时审查并做出事后追惩?

随着自媒体的发达,线下救灾资源的分布往往会受到线上关注度的影响。所以,网上对受灾情况的关注更健康有序,线下救灾才能避免受干扰和误导。就此而言,对这些纯蹭流量的网红救灾直播,也应该有更多监督。平台要担起责任,就算不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出这些网红直播是真善还是伪善,也应该健全事后追惩机制。

网红当然不是原罪,也未必所有的网红直播,都是追逐流量而干扰救灾。但如果有人在当时或者事后被举报存在恶意博眼球的行为,平台就应该采取禁言等惩罚措施。只有让更多人意识到拿救灾作秀必然要付出惨痛代价,以后才少一点以身犯险,而救灾也能变得更为有序。(守一)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下一篇:推广“家门口就医”,让看病不再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