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过半,今年全国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研学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既解决了家长们“暑假无人带娃”的问题,也让孩子学有所得,“行万里路”增长见识,因此成为不少家长的热门选择。但也有家长反映,当前研学游市场参差不齐,部分产品以“研学”为噱头,实为旅游观光项目,或是“研学”和游两张皮,质量难以保证。研学游是旅游消费升级的新产品,产品价值高,市场空间广,但想真正开辟研学游的蓝海,还需各方协力,更多着眼于研、学、游的融合,推出更多有质量有分量有价值的产品。
研学游是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当前,研学游大多结合文化和科技的元素,超越单纯旅游观光的定位,反映出消费者对旅游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家长不仅希望孩子们利用暑假时间走出家门开拓视野,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在玩中学,收获感悟、提高素养。各地旅行社及相关研学机构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推出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研学游项目,广受欢迎,甚至一席难求。比如,7月以来,某旅行平台上海区域“研学”产品关注度环比上涨183%。再如,三峡大坝、屈原故里多款研学游产品受到热捧,以及新疆尉犁县推出的传统文化研学班受到全县家长追捧。研学游一方面解决了不少家庭暑期没人带孩子的困境,另一方面满足了家长培养孩子增加见识、阅历的愿望,的确回应了市场需求。
当前,研学游大多以文化和科技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在游学中感悟文化魅力、科技活力,以提升文化科学素养。但一些研学游产品将参观古建筑等同于研习历史,不仅缺乏对建筑背景和历史文化的解说,甚至有讲解人员为了增加“趣味性”而戏说乃至编造历史;还有一些研学游以感悟传统文化为噱头,实则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形式大于实际,看似样样都有,实际样样都一带而过。事实上,研学游要谋求长远发展而非一锤子买卖,唯有完善研、学、游三者关系,名副其实地呈现物有所值。高质量的研学游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唯有在点位选择、路线安排、讲授方式等方面都精心安排,才能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理解、有所发现,进而有所收获。
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承担起监督管理的责任,包括制订研学游的标准和规范,严格审核研学游机构的资质,对研学游产品的路线、主题、内容、收费等予以规范,建立畅通的投诉平台和评价系统等。家长作为市场的需求方、购买方,也会用脚投票,监督研学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研学游不是一个噱头。只有各方共同助力其健康发展并正视其价值,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学有所获。
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