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乡村地名成为惠农利农重要载体

2023-07-25 16:11:21    光明日报

近日,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涵盖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各环节。该行动着力构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乡村“著名”,意指乡村地名不仅要起得好、织得密,还要用得准、传得远。利用地理信息所蕴含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地名内在价值,把乡村资源要素释放出来,将有助于不断夯实乡村精准治理的基础,不断满足乡村建设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悠久且璀璨的农耕文明。乡村地名的形成与变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等信息,是乡村发展的重要见证。通过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收集、分析、利用乡村地理信息数据,了解乡村发展历史轨迹,挖掘潜在资源,制定发展策略,可在文化、物质、信息等三个层面实现赋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地名不仅是乡村的标识,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周庄、乌镇是江南水乡的代名词,龙江雪乡成为冰雪文化的闪亮名片。挖掘地名的内涵价值,将乡村的好名声传播开,为乡村文化赋能。可利用多种载体及传播技术,实现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展示,诠释乡村地名的渊源与传承,传播乡村的美景和文化,推广文化价值和自然风光,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挖掘整理乡村地名文化遗产资源,将地名文化融入旅游线路,将乡村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发展资源及优势。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乡村旅游节、民俗文化节、乡村体育竞赛等,使乡村地名的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文化价值得到进一步拓展。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土特产里大有文章可做。将乡村地名与当地特色产业联结起来,如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项目等,打造乡村品牌,推动“一村一品一特色”,为乡村经济赋能。发挥地名产业价值,通过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的认证,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创新地名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开特色产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新市场、新局面。如此,也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振乡村经济发展。

强化乡村地名信息建设,有助于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广泛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对乡村道路统一命名设标,让乡村地址信息更加精准有效,实现乡村精准定位、导航,助力快递到村、产品出村,方便百姓生活,也有效疏通了乡村物流梗阻。推进采集上图、规范使用、创新“一张图”服务等,还将提升地名信息服务效能,加快提升城乡地名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将收集到的乡村地理信息数据汇总,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也将成为农业发展等相关政策制定的数据资源支撑。“乡村著名行动”为创新乡村地名应用场景创造了条件和契机,善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发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地名品牌建设,让优秀地名成为乡风文明、惠农利农的重要载体。 (修宏方)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警惕“传媒女硕士开食堂”背后的标签化倾向
下一篇: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