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应打破信息差

2023-07-21 15:18:13    红网

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往年更为严峻。不少毕业生出现工作与专业不匹配、现实与理想不符、找不到工作等情况。有人将这种现象归因于毕业生的就业观不成熟。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毕业生学生阶段未能树立完整的工作意识息息相关,就业意识的培养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料,但学生群体存在明显的就业信息差。信息差的出现导致毕业生就业观参差不齐,致使就业艰难。而信息差的消除则需要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共同参与。

就业信息的了解与否决定了学生在找工作时的效率高低,是一个人对自我人生规划的引路牌。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就业机会的稍纵即逝,都是对个人掌握与判断信息能力的考验。信息差的出现使学生因信息的无处可寻而焦虑,为个人的职业规划而迷茫。打破信息差则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判断,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找准就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

工作意识的培养应具备长久性。工作意识的培养应当被视为一个长期进行的工作。大学开设的“个人职业规划”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但这种公开课的课程参与人数之多使得就业信息无法准确深入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不少学生直到毕业阶段的校招才具备就业意识。因此,学校应主动调动学生的工作意识,增设职业常识课,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培养应该从入校之时做起,并落实至每一个学生,将工作意识培养贯彻始终。同时发动老师参与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积极性,分小组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将学生的职业规划视为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

职业信息的输出应具备针对性。学生对于职业信息的来源大多依靠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招聘会以及招聘软件,而这些信息的繁冗使得就业信息无法契合每一个毕业生的工作需求,无法平衡学生所长与社会工作需求。此外,招聘软件受众人群的广泛程度使其职业投射与毕业生所需无法精准契合,毕业生通过招聘软件与已有工作经验的人群同台竞争也处于劣势地位。毕业生所需工作信息杂乱无章,针对性的信息无处可寻。因此,学校应划分出专门的职业信息传播渠道,配备就业所需的各种信息,除基本的招聘广告,对“五险一金”“三支一扶”“编制考试”“劳务合同”等专业知识都应做出详细的阐释,消除学生之间的信息差,规避毕业生就业信息无处可查的状况。此外,该渠道的覆盖率也不应局限于毕业生,应调动所有在校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尽早培养自我意识与工作意识。

青年人应有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想做什么,知晓自己要做什么,明白自己怎么去做。青年人应该有目标,有理想,有百舸争流的奋进和翻越千山的勇气。消除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信息差,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引导他们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能有效增强其自我意识与工作意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崔子扬)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警惕“传媒女硕士开食堂”背后的标签化倾向
下一篇:“中国是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稳定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