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研学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023-07-21 15:16:45    红网

随着文旅行业的复苏,加上“双减”政策的影响,研学旅行成为教育和文旅市场的重要赛道之一。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方式。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更迭,研学消费的倾向愈发明显,国内研学旅行市场不断释放,尽管研学旅行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也存在着难以忽视的严重问题,如游而不学、课程设置效果低下、安全保障不足等等。

古人崇尚“游”“学”相长,游与学一直紧密结合在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这一理念的经典写照。然而,“游学”的“游”字在古代的意思并非旅游,而是在外行进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扶危济困,拯救苍生,践行格物致知的真理。可以说,研学旅行是“游学”这个概念随着历史演进而发展的时代现象,其本质应是向学生提供“游中学”“做中学”的机会,使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在思想行为上自觉践行,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游中有学,学有所得,得有所行,方为研学旅行的核心。

对于文旅发展来说,研学旅行不失为一种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责任。这种作为具有服务性的商品,提供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放松、娱乐,还应该具备教育的价值。当我们看到规模巨大、潜力无限的研学市场时,也要时刻保持清醒,因为教育下一代,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设计研学旅行的产品也是一门科学,绝不能“想当然”,必须跟教育结合,跟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通过言传身教、活动设计来沁润孩子,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动手能力。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研学机构应承担的育人责任,绝不能将其等同于远足踏青,更不能昧着职业职责与道德良知,消费家长的血汗钱让他们的孩子换个地方玩手机,或是对景点拍照打卡。

诚然,一场好的研学旅行可能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但研学旅行的关键仍在于“研学”而非“旅行”二字。事实上,对于这个年纪的孩童们,真正学到了什么知识比去过哪些地方更重要。其实研学旅行的选择,也是家长内心焦虑的一种体现,只是这种焦虑随着消费升级,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如果仅仅为了满足“我家孩子也得有”的攀比心态而去研学旅行,这对尚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孩子来说将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家长不妨根据自家情况,量力而行,慎重考虑,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自己所能承受的度,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徐银)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警惕“传媒女硕士开食堂”背后的标签化倾向
下一篇:“中国是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稳定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