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消除“学托”乱象才能不负所托

2023-07-20 10:29:51    人民网

“一旦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7月18日,郑州市教育局通过顶端新闻发布《关于谨防招生诈骗的公告》称,任何以送学生入学为由收取钱财的行为都是欺诈违法行为,所有发布此类信息均为虚假信息,发布行为为欺诈行为。

“学托”信息泛滥,民众烦怨。近期,郑州很多学生家长发现,当地线上线下充斥着大量贩卖中小学学位的信息,公然表示低于分数线也能录取、某学校名额几个。对此,有家长向媒体投诉:“掏钱就能上?郑州中招贩卖名额成风”“公开卖高中名额,郑州教育局都不管吗”。

花钱就能上名校,如果属实则戕害教育公平;如果不属实,则利用家长急切心理敛财,涉嫌诈骗。无论哪一种情况,相关部门都不能坐视不管,熟视无睹。一些家长将此事反映给媒体,既是表达对“学托”乱象的不满,也是寄希望相关部门着手解决。

面对家长的期盼,相关部门最应做的是及时出手查处乱象,而不是给媒体提要求。如今,郑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告称:“感谢顶端新闻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将不断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善待媒体,积极配合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这种及时纠偏,值得肯定。

但要看到,纠偏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即直面群众呼声,调查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以更好维护教育公平。

诚然,学生入学涉及千家万户,家长关心,社会关注。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不容“学托”扰乱招生秩序,不容不法分子破坏教育公平,更不容一些人贩卖焦虑进行诈骗。为此,就要主动履职尽责,坚决查出一切违法违规的乱象。

即以“学托”乱象为例。这种现象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郑州教育局也表示,“往年,也常接到郑州市一些家长上当受骗的投诉。”既然如此,就应早动手、早解决、早防范。

据郑州教育局表示,任何以送学生入学为由收取钱财的行为都是欺诈违法行为,所有发布此类信息均为虚假信息,发布行为为欺诈行为。对此,家长也要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可轻信所谓的“交费可帮忙入学”。

以送学生入学为由收取钱财,涉嫌欺诈,查处这种乱象,是教育部门的事,也是公安部门的事。为彻底消除此类乱象,相关部门应联合行动,协同作战,来一场深入而系统的整治行动,以富有成效的治理效果回应群众期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任何时候,职能部门都不能忘记自身的职责,都不能无视群众的正当呼声,都不能不作为或乱作为。具体到此事,郑州教育局消除“学托”乱象才能不负所托,赢得群众信赖。

 秦 川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警惕“传媒女硕士开食堂”背后的标签化倾向
下一篇:入职体检费“怎么出”和“由谁出”同样重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