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深刻把握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要求

2023-07-19 13:39:53    光明日报

作者:汤建军(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论断,吹响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号角。我们当前的紧迫任务是要在文化强国实践中深刻领悟、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其实践要求,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奋发有为创造新时代新文化。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文化自信,不仅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等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新形态,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文明形态的扬弃与超越。当前,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就应首先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史,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

在“两个结合”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秉持开放包容。“两个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实现的伟大创举、得到的宝贵经验,也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巩固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既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历史和事实证明,中华文明总是在开放包容中实现交往交流交融和合作共赢。当前,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征途中,只有坚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更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持续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创新,就是指在坚守优秀传统基础上,寻求改革发展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突出特征,这就是我们要坚守的文化价值追求。中华民族在文化创新中从来就是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又一次解放思想,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主动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正积极探索、打开通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创新空间。

增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自觉性,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赋予其现代生命力,才能不断激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创造活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守正创新这一根本方法,精准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总结中国和世界发生历史性变革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更好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警惕“传媒女硕士开食堂”背后的标签化倾向
下一篇:入职体检费“怎么出”和“由谁出”同样重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