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如果微信显示‘消息已读’”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这种“如果”让许多人感到紧张和不安,许多网友表示,如果真这样,自己可能会“社死”。随后,12日上午,微信团队发布消息回应称:放心,没有“如果”。
当今中国,微信已成为人们主要的沟通工具之一,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现实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很多人看到消息,都会选择延迟回复,进而逃避那些不怎么想回复的消息。其背后就是一种交流的窒息和压迫感,仿佛双方就住在一起一样。我们不禁思考,是否微信这种即时在线的社交媒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一些学者就指出,数字化交流看似便利,但背后却有可能隐藏着技术纵欲和难以估量的心灵失落。微信这类社交媒介遵循线性和僵化的时间概念,看起来比书信“效率”高了不少,但却失去了一种更加人文、更加自在的时间性。短暂的反馈和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让双方无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甚至会产生一种精神消耗感。即使是擅长应对信息洪流的人,面对即时的信息流时也会感到心力交瘁。这种精神消耗感逐渐累积在人们的心灵和身体上,使人们变得不再像人类,而更像是从事机械交流的机器人。
《技术与时间》中就提到过一个观点,“技术既是人类自身的力量,也是人类自我毁灭的力量”。技术造就了我们想要的“可能”,带来了我们所追求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可能”的另一面,这面的负面影响我们却无法拒绝。一蹴而就的交流看起来便利,却也丧失了交流的神圣性和庄重性,失去了一种“距离的留白”,从而让人迷失在交流的表象之中。难怪木心感叹“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如今无边无际的交流中却难寻得一个真心人。
当人们把“秒回”当成必要,把“效率”同“真心诚意”挂钩,那么“一秒钟的情绪”就有可能盖过真正的情谊本身。有网友就说:“如果微信显示‘已读’的话,我估计会被朋友判刑。”也曾有一位内蒙古的爸爸因无人回应分享内容而退出家族群,他在群里留下一段话:“一个亲人群是分享喜怒忧愁善感的小团体,没人关注、点赞、沟通,这个群没有存在的意(义),不好意思我先退出了,你们吉祥安康。”
或许也就是没有这种“如果”,网友们才多了一丝喘息的机会,用那漫不经心的交流维持着网络时代的友谊。这样的敷衍又岂是仅仅存在于聊天框之中,“朋友圈点赞”“拉票”等等看似亲密的行为,也有着一种机械性在内。看似触手可及的情谊,实则遥不可及,反而沦为绑架个人的利器。表达失去了书信时代的郑重,聆听少了座机时代的认真——这样表面性的交流哪个人不感到疲惫?所以有一些人选择互删好友,选择关闭朋友圈,似乎这样就能在网络空间里给自己开辟一片清净之地。
“从前慢”那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找回从前的那种记忆,恢复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微信时代,我们可以多留给对方一点“时空的留白”,多进行一些主动而非被迫的、人文而非自动化的交流。如此,即使是显示了“消息已读”又何妨?我们反而会为自己的情谊被传达而欣喜,而对方也能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自然而然地摘取你的讯息——这样的交流何尝不是一种“鱼传尺素,驿寄梅花”,何尝不带给人一种礼物般的喜悦与温暖?
(吴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