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加强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

2023-06-15 11:05:36    光明日报

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强调,“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对加强新时期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革命传统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因此,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必须重视历史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加强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让青少年了解历史、承认历史、感悟历史。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加强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就是引导和培养他们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逐渐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合格人才。

加强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必须弄清楚正确历史观的理论意蕴。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品德,增加智慧;错误的历史观则贻害无穷。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一正确的历史观。加强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要让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这对于他们进一步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加强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是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青少年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对历史问题有一定的求知欲。在新时代持之以恒加强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必须多方位加强创新实践探索。

首先,完善历史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材编写和选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历史课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历史教育不应仅在历史课上进行,而是要贯穿全年级、全科目,对历史知识要有系统的布局,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理解。青少年历史教育的教材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历史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让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历史知识。

其次,提供多种渠道的历史教育实践,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学校可以与当地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合作,建立历史文化馆或历史主题展览馆。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图书馆、历史文献数据库等方式,提供大量的历史教育资源。还可以组织历史科普讲座、文化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了解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好互联网和新媒体在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守好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获取历史知识和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的新载体和新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做好“护苗行动”,打造历史观教育的“阳光课堂”,防止青少年被错误历史观带偏发展方向。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历史观,对他们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代中国青少年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新时代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正确历史观教育的重大意义,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郜 颖)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转录因子调控番茄碱代谢合成新机制获解析
下一篇:对毕业生主动“延毕”多点理解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