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河南郑州交警做了一项测试,SUV车型的盲区内竟然能藏下75个孩子。测试中,郑州交警让幼儿园老师坐进一辆SUV警车的驾驶位并戴上眼罩。随后,交警引导75名幼儿园小朋友分别站在车辆四周的盲区内。待车辆前方的孩子蹲在地上后,摘掉眼罩的老师环顾车辆周围和观察后视镜,竟连一个孩子也没有发现。
所谓车辆盲区,是指驾驶人位于正常驾驶的位置,其视线被车体所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部分区域。行人或非机动车进入车辆盲区,在车辆启动、转弯瞬间,容易发生事故。
“车辆盲区藏下75个孩子”,对此,很多网友表示“没想到”。实际上,驾考科目三考试中明确要求,司机上车前须绕车一周,检查车辆周围情况及车辆本身状况。然而不少司机走出驾校后,渐渐省略了这一步。从这个意义上看,上述科普测试的教育警示作用不容小觑,一些步骤绝不能省,对驾驶细节不疏忽是驾驶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实,诸如开车不能看手机、接打电话,上车后随手系好安全带之类的安全常识,很多人都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每年因对类似驾乘细节的疏忽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数量居高不下,令人惋惜。
平日里接受过怎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树立了怎样的安全意识,都会影响甚至决定关键时刻的行为选择。在信息媒介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如何让那些并不新鲜甚至看似“老生常谈”的安全教育更有实效、更深入人心,如何令当事人设身处地感受“没留意”“懒得做”带来的后果,从而让“安全时时牢记心中”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这已成为当下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为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很多地方借助科技和平台的力量,探索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宣教模式。比如,职能部门联合专业工作者,开展安全教育模拟测试、对比试验;在公交地铁里、楼宇内的电子屏幕上播放真人实地演示AED的使用步骤、他人误吞食异物后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视频;等等。安全常识教育更加“直击灵魂”,才能更好在公众心中种下安全的种子。
期待各方积极发挥资源优势,让安全宣教和科普更加深入人心,让公众能更科学、更从容地避开相关安全风险,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享受高品质生活。
韩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