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蟾宫折桂日,金榜题名时。又是一年高考季,人们关注的焦点又回到了这一年一度的“盛会”。除了那些十年寒窗苦读上岸的学子,一些工作后重返考场的特殊考生也引发了广大关注。
近日,河北师范大学49岁的大一学生杨玉江因自己的励志故事登上热搜。曾经忙于生计而无法追求绘画梦想的她,在儿子考入大学后,又重新开启求学之路,从零开始集中备考。经过两年的高强度学习,2022年,她被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录取,并和其他“不同龄”的同学一样有条不紊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像杨玉江这样“放下书包”多年又重返校园追逐梦想的例子也不在少数。2018年12月,49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宿管原梦园与儿子一同考研,最终被拟录取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7月,57岁的成都妈妈周建为追寻自己的电影梦想,与儿子一同参加高考,并考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编导系,成为这所大学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新生。她坦言这是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在当下,人们对于获取知识、提升学历的需求也已成了社会风尚。更多人愿意走出舒适圈,勇敢地为追逐梦想而努力拼搏,即使遇到诸多困难也能坚持不懈。正如杨玉江在集训时,从早上五点半忙碌到晚上十一点,这般高强度的学习也未能消磨她的求知欲。当看到这些逐梦的身影,听到的更多是支持、鼓励的声音,也正是这种群体性观念,为这些特殊的“考生”提供了发展自我的沃土。
而此种社会风尚的形成,背后断然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高等教育逐步趋向大众化、普及化,成人高等教育要适应“成人”的学习需求、发展目标、知识结构等,因此国家政策也一直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调整。目前,国家对于成人高考有免试和照顾加分的相关规定,如年满25周岁的在职、从业人员参加成人高考,录取时可照顾20分;由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获得者且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可免试进入成人高等学校学习等,皆体现了国家对于成人教育的支持态度。
另外,相关部门也在探索优化办学形式的道路。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并鼓励主办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学生需求等,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
人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所谓“金榜题名”也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属。对于无数像杨玉江一样的考生,他们走向成功的每一步,都不应为年龄所限!
(赵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