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2023-06-09 10:57:33    人民网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如何将“不毛之地”变为“发展沃土”,是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

看治理成果,令人瞩目、彰显不凡。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特别是“三北”等工程建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极富远见的,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看当前现状,防沙治沙工作须臾不能放松。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治理重点,坚持科学治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才能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防沙治沙是生存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换言之,防沙治沙工作要在发展中找到有效路径。以乌梁素海流域为例,一方面坚持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另一方面开展盐碱沙荒地改良改造和综合利用,推动科学灌溉,推广现代农业。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启示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沙止步、绿成荫、助发展、能致富的共赢。

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从过去实践看,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面向未来,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这三大标志性战役,更应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只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协调配合,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必能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沙海铺展绿色,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各地区各部门应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仲田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一篇:为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廉洁保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