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推动中国海洋文化创新发展

2023-06-08 16:21:34    光明日报

作者:洪刚 吴云志(均系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也是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的关键一年。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国家发展、促进人类合作共赢等视角对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深入阐释。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海洋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共建和谐海洋、和平海洋的中国主张。阐扬和落实这一理念,需要大力推动中国海洋文化创新发展,一方面提升文化自觉,构建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增进交流对话,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推动中国海洋文化转化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国海洋文化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洋文化体现着“天下一体”“协和万邦”“四海一家”“人海和谐”的文化理念与价值传统,深深扎根于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当今世界海洋竞争日益激烈,由此带来的环境破坏、海洋争端不断上演,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海洋文化传统,是增强我国海洋软实力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也为解决全球海洋发展困境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这要求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海洋文化传统,不断提升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素养,从多元、和谐、和平的文化理念上强调中国海洋文化的全部内涵、整体功能和民族特色,在“立足中国、借鉴国外”中,将中国海洋文化的优秀历史资源和传统进行转化创新,实现中国海洋文化传统价值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理论解释力与现实指导功能。

构建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用中国海洋话语全面完整地向世界表达中国的海洋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将我国海洋发展优势转化为海洋话语优势,已经成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要求我们努力构建理论面向实践、价值取向清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体系,从海洋文化自觉走向海洋文化自信。探求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的叙事表达,表征中国海洋发展逻辑和价值取向,为我国参与世界多元海洋文明交流对话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在综合创新中体现中国海洋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中,以中华民族为主体逐步确立中国海洋文化的话语体系,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逐渐走上海洋文化主体自觉与文化自信之路,为我国海洋文化建设提供历史经验与现实指导。

增进与多元海洋文化交流对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之海,也是世界共同关注的命运之海,在全球海洋发展的时代转换中,人类需要开创互联互通、和谐包容的海洋命运共同体,迎接海洋文明新形态的到来。中国海洋文化将改变竞争超越的传统发展模式,更好地与世界多元海洋文明交流对话,更多地强调海洋发展与生态护育并举,海洋获利与海洋责任并重,弘扬传统与借鉴吸收交融,民族进步与世界和谐协同的发展理念,开辟一条文化交流与文明演绎的新路径。中国海洋文化秉持的价值观念折射了全球化时代探索解决国际共性问题的有效方式与理念,是对海洋发展方式和人类制度创新的重大贡献。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应以“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广阔视野,积极推动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提升中国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贡献力量,共同致力于实现全球海洋发展的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价值。

新时代,潮平两岸阔。推动中国海洋文化创新发展,需要我们坚定建设海洋强国目标,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海洋文化传统为使命,着力构建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积极开展世界海洋文化交流对话,在“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宏大视野中,实现中国海洋文化传统价值意蕴与新时代海洋发展理念的有机衔接,致力于开创世界海洋发展新范式和海洋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海洋文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为世界海洋和平永续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一篇:“分红”不是受贿的“遮羞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