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儿童食品”成智商税?该补上标准缺失的空白

2023-06-02 11:27:13    光明网

儿童酱油、婴幼儿低钠盐、儿童营养面条、宝宝山楂条……打着专为儿童研发名义的儿童食品真的都是健康的吗?日前,有媒体调查显示,80.2%的受访家长都倾向于购买有“儿童食品”字样的产品。同时,噱头大于实质、价格过高、配料不科学是儿童食品的三大问题。

这份调查很直观地揭示了现在儿童食品的市场现状。一方面,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营养条件,家长们越来越热衷于购买专门的儿童食品;但另一方面,儿童食品却并不像家长们期待的那样,有着更高的品质和标准,它可能只是商家卖高价的一个噱头。

比如,有的食品对外宣传是儿童食品,但实际的配料和成人食品没有任何区别,家长们如果不详细查看配料表进行对比,根本分辨不出来;儿童食品本该在配料、添加剂标准上更严格,结果有的却过多过量地使用添加剂……

商家打着“儿童食品”的旗号,忽悠家长们多花钱,说白了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普通家长不具备专业食品知识,想要识别儿童食品是不是名副其实,当然存在巨大困难。而这种信息不对称背后,正是儿童食品分类标准的缺失。

这并不是说儿童食品无据可依。首先,儿童食品作为食品大类的一种细分门类,本身要遵守食品安全的通用标准,遵守《食品安全法》;其次,儿童食品也有一些国家标准,诸如《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幼儿配方食品》。

但问题在于,现有的标准主要适用于一些婴幼儿产品,如《幼儿配方食品》国标适用于12—36个月龄的幼儿,并且它主要针对奶粉、米粉等产品,而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零食类产品并未涉及。至于超过3岁年龄的儿童食品,政策法规上就更缺少专门的约束了。

严格来说,现在并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儿童食品的定义、标准都十分模糊,在此背景下,商家自然敢打着“儿童食品”的旗号,来忽悠消费者为高价买单。

对此,这几年就有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推动完善儿童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商家的生产、经营、销售以及市场监管提供依据,让这一细分食品门类有更清晰的规范,而不再是和成人食品共用一个标准。

当前,儿童食品之所以缺少标准,一是因为关于是否需要制定专门标准,存在一些争议;二是因为制定标准存在麻烦。儿童本身是一个大概念,婴幼儿和3岁以上儿童的身体状况,有着不小的阶段性差异,所以制定标准的技术难度比较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家长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儿童食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强,制定单独标准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再者,即便制定专门的标准需要时间,那么针对儿童食品市场的诸多乱象,相关监督也完全应当加强。比如在宣传营销方面,如果商家打着“儿童食品”的旗号,但食品本身的配料和成人完全一致,那么是否可以以虚假宣传来进行惩罚?

总之,面对儿童食品的市场乱象,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家长们擦亮眼睛。不管是短期内加强监督执法,还是将制定单独国标的事项纳入议程,这些都是应该一步步努力着手的工作。(熊志)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更多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下一篇:织密监管网 守好救命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