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是一种土壤顽疾,被称为“地球之癣”。在一些地下水位高、蒸发强烈或地形低洼的地方,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久而久之,土壤理化性质随之改变,影响植物生长。在含盐量超过6‰的重度盐碱地上,作物出苗率低于50%,产量减少90%。“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一则民谚道出盐碱地的危害。
盐碱地虽不易治理,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耕地资源,开发潜力不容小觑。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盐碱地面积大且类型多样,既有存在土壤盐碱化问题、产能有待提升的盐碱耕地,也有尚未进行耕作利用、可适当进行开垦的盐碱荒(草)地。另外,由于盐碱地矿物质丰富,种出来的作物往往具有独特品质。比如,旱碱麦出粉率高、麦香浓郁,耐盐碱水稻“盐黄香粳”,其芳烃、甾醇等风味物质含量比普通大米多一半;从盐地碱蓬中提取甜菜红素,以柽柳接种名贵中药肉苁蓉,这些产业都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可见,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沧州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近年来,我国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优势资源,全力攻克盐碱地利用难题。从开展土壤盐渍化治理示范,到推进专项普查摸清“家底”,从组建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到成立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我国协同推进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使得盐碱地面积不断减少,重度盐碱地面积比例逐年降低。从去年秋收情况来看,经过综合治理和改良后的中轻度盐碱地,平均单产水平能够达到正常地块的80%到90%。
挖掘盐碱地的增产潜力,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盐碱地形成的实质是水盐运动,抓住这一点,运用淡水灌溉、深耕翻土、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有助于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促进土质改良。也应看到,盐碱地的形成有其内在复杂机制,对它的治理利用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目前,我国立足自然禀赋、用水成本、发展需求等综合因素,治理利用思路逐渐由“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转变,从耐盐碱粮油、经济等作物品种选育上进一步寻求突破口。在此基础上,用好耐盐植物、咸水、盐碱土等盐碱地独特资源,依托降盐、控盐等技术集成,打造盐田生态系统养殖、经济盐生植物等特色产业,有助于从更大的广度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我国14亿多人口,一天就要消耗约70万吨口粮、9.8万吨油。开发利用盐碱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治理赋能、生态赋能、科技赋能和产业赋能,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定能让更多盐碱地变身新粮仓,“长”出更多好产品、好产业,助力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郁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