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农机现代化为粮食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2023-05-29 11:59:24    人民网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已春播粮食8.1亿亩,接近尾声。同时,小麦主产区正从南到北迎来收获。今年“三夏”期间,全国预计将投入1650万台(套)各类农机装备,开展夏收、夏种和夏季田管机械化作业,为确保夏粮丰收和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提供装备支撑。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机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加快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创新突破,农业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无人驾驶高地喷洒机器人,起垄播种机器人,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节省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益,一台台插上信息化“翅膀”的农机装备成为农民好帮手。提高粮食生产智能化作业水平,帮助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农业装备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农机工业制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农机流通及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智慧农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我国农机装备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农业种植标准不统一,对农机需求五花八门,几乎没有农机能够在所有区域通用;又如,丘陵山区面临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的问题;再如,一些小农户的农机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等。

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要坚持问题和产业“两个导向”,一手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手抓创新体系效能提升。这就需要,一方面,瞄准“卡脖子”技术难题,着力突破技术装备瓶颈,找准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产品和技术,加快研发与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另一方面,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组织“产学研用推”各方优质资源协同攻关,共同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方向发展,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推进机械化由耕种收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快补上烘干、仓储、冷链、保鲜、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物资装备短板。在科技、财税、产业、金融等多方面发挥政策合力,实现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的全链条全要素支持,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机械化水平,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插上了“科技翅膀”,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走得更深走得更实。

农稳社稷,器利农桑。在科技赋能之下,田间作业将会更加轻松、智能。随着一台台现代化农机装备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未来农业的新模样将在大江南北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孟哲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干部有“ 能 ”更要有“ 德 ”
下一篇:以清朗网络环境打造更好营商环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