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提出,“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饱含着对群众的深情牵挂,是对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体现了建设人民的幸福城市、幸福的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
安居是幸福生活的基点,安居才能乐业。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城市作为人们集中生活的地方,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等,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实现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体系,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建设创新高地和创业沃土,让群众能够通过就业过上好日子。只有以群众期待为标准,衔接好安居和乐业,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让群众对城市有归属感、对生活有获得感、对未来有大期盼,在人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实现发展。
城市规划具有先导性,从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城市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城市规划对群众居住环境、产业发展布局有重要影响,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有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描绘美好愿景,提升居民信心,增强奋斗动力,从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城市建设水平,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高水平的城市建设,会把美好愿景落地落实为群众可感可知的新变化新面貌,打造没有“城市病”的城市。只有以群众需求为标准,衔接好规划和建设,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才能让群众住得安稳、过得安心、干得带劲。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市的竞争力、活力、魅力,既离不开高水平管理,也离不开精细化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城市管理和服务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城市管理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下“绣花”功夫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和效能,让群众从高水平服务中实现从住有所居到宜居优居,从有业就、好就业到就好业。只有以群众评价为标准,衔接好管理和服务,才能既“见物”又“见人”,进而为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市工作,探索用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路径,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以建设“人民之城”的科学之路勾画出“幸福之城”的美好图景。
王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