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以学增智,提升实践能力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023-05-26 10:54:53    人民日报

 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接地气;突出问题导向,建立民生项目清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对“以学增智”作出深刻阐释,强调“要提升实践能力”。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有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正是在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坚持以学增智、提升实践能力,就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真切感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就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我们探索创新。这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我们的精神状态、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坚持以学增智、提升实践能力,就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领导干部的专业化水平,是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支撑。现在,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坚持以学增智、提升实践能力,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紧学习掌握各方面知识,特别是要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努力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把所学所悟转化为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转化为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神状态,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务实行动,就一定能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辉煌、创造新业绩。

仲  音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别让非法入境“异宠”威胁生态环境
下一篇: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