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第72届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上,清华大学女生洪昊昀获得中国区最强人气冠军和东部赛区冠军。2017年,洪昊昀被录取到清华大学机械、航空、动力专业大类,被选拔进入机械实验班,并且是全班20人中唯一的女生,和同学们一起组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面对质疑,洪昊昀说:我要打破人们对理工科女生的偏见,不断突破自己的“天花板”。
事实上,自从洪昊昀对外宣布要参加选美以来,她就收到了不少质疑。质疑声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对“美”的质疑,有许多网友认为洪昊昀的外貌没有“美”到得冠军的地步。第二则是认为洪昊昀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参加选美显得不务正业。这些质疑其实无不体现着种种刻板印象。什么是“美”?什么是“科研工作者”应该成为的样子?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和“应该”,实际上是我们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局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美”量化成一些近乎严苛的标准:脸部的五官分布要符合“三庭五眼”,身材要又瘦又高挑,皮肤要白皙透亮……这一系列的审美定式引发了阵阵对美的极致追求,人人都在苛求自己,人人都逃不过大众审美的“规训”。这几年“身材焦虑”“颜值焦虑”等词语在网络上盛行,这既是当前社会对美过于极端追求的一种体现,也是对此现象的警示和反思。“美”本不应该是单一的、极端的,“美”应当是多元的、包容的。事实上,当我们为社会正能量感动时,我们会称赞“美”,当我们为自信的态度惊叹时,我们也会赞扬“美”。你看,“美”无处不在,“美”囊括万物。
而洪昊昀获得选美冠军,不单单是因为她的自信大方,更是因为她高超的学习能力和引人称赞的美好品德。回看她的求学经历,你会惊叹于她能够在男性居多的学科竞争中突出重围。在她大二的时候,她成为当年成功转入计算机系的唯一女生,且在后来进入清华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在她刚申读博士成功的时候,她给母校镇海中学捐了一笔万元奖学金。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质疑:科研工作者参加选美显得不务正业,这其实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在很多人眼中,科研工作者应该严谨朴素、专心学术、不问世事。但事实上,科研的问题来源于社会,科研的目的是落脚于社会。“真正有价值的科研,不仅来自于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来自丰富的人生阅历”。科研工作者不必头悬梁锥刺股地埋身于实验室中,遵循自我的意愿丰富人生、丰富阅历,难道不也是一种对自我提升和对科研目标的推动吗?
没有人应该被他人定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人际交往的“镜子”找寻自我,丰富自我,但不应该被刻板印象束缚自我、局限自我。我们应该走出“自定义”的人生,活出精彩。
(覃露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