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从高职走到清华,人生的每一次转折都是新的起点

2023-05-12 23:57:41    红网

近日,央视新闻青年人物故事专栏《而立》报道了陕西姑娘邢小颖的故事。高职毕业的她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在清华大学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而此前,邢小颖的讲课视频在网上播放量已过亿。火出圈的她,引来更多关注,有人赞叹她“太优秀”,也有人质疑:“高职生教清华学生,你真的行吗?”

剖析部分网友的质疑,关注点均落在了“高职”二字上。笔者认为,站在个体层面,以“高职”为起点去评判这位老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绝不可取的。

在当下,“起点”该如何被定义?在邢小颖身上,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从高职毕业到清华实习,从专升本考试到考取教师资格证,从担任老师到连续八年获评实践教学奖项,每一次转折于她而言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而每一个起点又意味着一段新的成长。

以新起点为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位“宝藏老师”的每一段旅程,都伴随着汗水与泪水。在漫长的实习期里,面对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清华学生,她经常备课到午夜,空闲时间就通过蹭课从有经验的老师傅身上学习经验。下班后,她在空荡荡的老厂房教室里把工具想象成学生,与“他们”进行互动。

与此同时,在不断置放自己起点的过程中,比起一次性撕掉“高职生”这一标签,邢小颖更青睐于用自己的行动逐渐淡化别人的刻板印象。“就像每朵花都有不一样的花期,总要给时间让他们去学习、进步,这个是不能着急的。”在时间的淘洗里历练自己,慢慢完成蜕变,这是邢小颖对待自己学生的方式,也是她看待自己的态度。

而在个体拼搏前行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大学人才引进的开放度逐渐提高,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为个体的重新出发提供了可能。从高职走到清华,优秀高职毕业生身上具备的专业技能与一流大学的学术教育相融合,起到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让课程落地,让知识扎根,这是教师教学找寻的方向,也是高校教育追求的目标。正如邢小颖所言:“我们在实践课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

回归当下人生,能够定义“起点”的永远不是年龄的大小、身份的贵贱亦或学历的高低,每一个开始都可以是新的起点。我们应当相信,在踏过生命的千重浪后,那些历经时光洗练的平凡而后勇者,也能在某一天抵达自己所期望的“终点”。

(周子涵)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导自演式短视频走红背后是一股躁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