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刷视频免罚款扣分?多方受益也需多方守护

2023-05-11 10:54:15    光明网

近日,在浙江杭州,有市民打算用“交管12123”App,处理因开车时接打电话需罚款50元并扣3分的违法记录时惊喜地发现,系统弹出提示“您选择的违法可以在视频教育后免除罚款,是否前往视频教育?”根据系统引导,该市民看完视频后,违法处罚变成了“警告”,罚款和扣分被免除了。

不仅是杭州,河南郑州、山东聊城、陕西西安等地也有网友展示了自己在“交管12123”App上刷视频免罚款扣分的过程。显然,这一举措让不少车主觉得贴心,引发关注也是自然。据新闻报道,这是“交管12123”App今年5月份新增的学法免罚功能,正在推广普及中,最新版本的更新说明中也作了标注——违法处理新增学法免罚。

看视频学习交通法规,就可以免除罚款、扣分等惩戒,相信不少车主已经开始期待,自己所在的城市也能享受到这一“福利”。现代城市生活中,电子眼密布,不少车主一不留神,就会发生未按规定停车、禁鸣区鸣喇叭、信号灯路口越过停车线停车等轻微违法行为,被罚款又扣分。而“看视频免罚款”的举措,对平时文明驾驶的车主而言,无疑是一利好。

当然,有规矩才有方圆。这一新上线的功能也有着较为清晰且明确的适用范围,如相关人员介绍中提到,首违警告后半年内没有其他(严重)交通违法的,再次产生的符合首违警告清单列表内的交通违法可适用,半年一个周期内只能用一次。由此可见,这一有限度的容错举措,既体现了相关法律法规宽严相济的原则,也显示出行政执法的温度,必然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

客观而言,随着近些年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不断升级,一些市民对类似举措并不陌生。最近的,如浙江杭州2021年推出的“优驾容错3.0”措施,规定在不发生事故的前提下,如驾驶人连续3个月以上在杭州市范围内无某种违法记录,首次发生几类违法行为免罚。再往前追溯的话,早在2015年,深圳就推出了对首违车主采取免罚举措。如今,“学法免罚功能”或许正是在各地经验之上的进一步全国性的优化推广。

应该看到,不论“优驾容错”还是“首违免罚”,都是法理与情理的平衡之下,相关部门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产物。良法善治本就是现代社会前行的追求。对相关执法部门来说,处罚也从来都不是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才是。因此,对首次且轻微的违法行为,视频教育、口头警告教育就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而对大多数的驾驶人而言,有时候教育比惩戒更能警醒,也更能清晰地认错改错,从而逐渐规范自身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也有人担心类似“学法免罚”等举措,是对驾驶人轻微违法行为的纵容,担心酿成更大的交通问题。这种想法并非不能理解,也值得持续关注,进而探索改进。对此,一方面要求相关部门优化程序,严格落实,以管理智慧执行相关规则制度;另一方面,“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驾驶人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惜“免罚”的机会,主动纠错,认真学习相关规则。如此,类似举措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这,也有利于一座城市法治素养和城市文明的提升。(余粒)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导自演式短视频走红背后是一股躁气
下一篇:郭丛锋的小番茄,参透的不止是爱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