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别让“伪创新”伤了真创新

2023-04-27 13:41:55    红网

创新方式方法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极个别地方,却出现了大量的“伪创新”。梳理媒体的相关报道,“伪创新”大概有以下几类。一是“口号式”创新,把创新停留在“喊响口号”上,重形式不重内容;二是“盆景式”创新,集中资金和力量打造一些“示范点”,中看不中用,只能“示范”不能推广;三是“一阵风式”创新,前期可能取得了成效,但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善始不善终,导致创新出现“半拉子”工程。

“伪创新”不是真创新,而是真折腾。对于“伪创新”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要判断还是很简单。那就看能不能在满足各类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创造新的社会价值。不管概念有多热门,说得多么高大上,炒作得有多火爆,如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不能让群众满意,就是不折不扣的“伪创新”。比如一些地方在“河长制”“林长制”推行以后,就简单复制,导致各种“长”纷纷冒头:治理马路有“路长”,负责环境有“环长”,综合治理有“综长”等。诸如此类,既耽误群众精力,也增加基层干部压力,说是真折腾,那确实毫不为过。

“伪创新”满天飞,对真创新的伤害毋容置疑。如果大家都对“伪创新”睁只眼闭只眼,或者认为这只是个别干部的急功近利行为,那么各类“伪创新”就会大行其道,就会让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之风在社会上蔓延,就没有人愿意俯下身子,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去搞创新。试想一下,轰轰烈烈搞一些只供调研时观看的展馆、展览、展板,并绞尽脑汁编排一些花里胡哨的“亮点”工作就能收获“创新”的赞誉,名利双收,谁还会去耗时耗力、费力不讨好地搞真创新。

“伪创新”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病症在下头,病根在上头。上级单位在督查考核基层单位时,注重项目实效,而不是噱头,少听汇报、少看展览、展板,多问效于民,多听一听基层群众的声音,真正让群众做“阅卷人”。群众心里有杆秤,哪些行政行为是真创新,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哪些行政行为是“伪创新”,是在制造麻烦,群众看得很清楚,请群众评价,以群众需要为标准,“伪创新”自然就失去市场,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江武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莫让考评“科研热”伤了医者“赤子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