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金三银四”春招季,大学生就业问题正进入关键阶段。近来,多地发起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扶持计划及行动,让人们聚焦女大学生群体,从性别视角重新审视青年就业议题。
眼下,女大学生就业专属地图已火热上线。据媒体报道,在天津,天津妇联等组织发起“奋斗有我 国聘行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集中为女大学生群体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和职业指导;在甘肃,当地妇联联合省人社厅等举办面向省内女大学生的就业专场招聘,涵盖25个行业的190多家用人单位虚位以待;在武汉,“女大学生兴业安家计划”新鲜出炉,职业规划辅导、创业指导服务等将面向女大学生群体提供,以帮助她们及早顺利完成就业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边连着万家灯火,一边关涉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这两年,不断刷新纪录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叠加考研考公热造成的大规模就业时间差,尤其是岗位供给的疲软,让本就存在的就业市场矛盾更加凸显。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不断优化完善相关稳就业政策,加大对吸纳高校毕业生数量多的企业的政策、资金支持,深入实施“三支一扶”等计划,推动应届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多地也先后出台稳就业促就业政策,发力化解毕业生就业难。由政策的频度和力度,不难感知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度更加突出。此前,有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女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的占比均稳定超过50%。另有统计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中,女大学生的比重也超过50%。这些都意味着,应届大学生求职大军中,女性人数“略胜一筹”。然而,持续在教育中保持性别优势的女性,在求职时却不得不面对显性和隐形的性别歧视。一松一紧之下,是略带冷感的女大学生求职现实。
面对可能的性别歧视和就业压力,为了尽可能避免失业,“退而求其次”成为不少女大学生求职时的策略。而这种教育失配,更准确地说是“高能低就”,不仅影响女大学生当下的经济收入、身份认同等,而且这道工作履历上的“疤痕”还可能持续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流动。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当已积累的工作技能未能完全转化到劳动力市场中,是明显的人力资本浪费。
因此,虽然共享“大学毕业生”这个标签,但显然不同性别都有各自要面对的就业困境和难题,尤其是女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地多主体聚焦女大学生群体、有倾斜性地开设各种专场招聘和专门就业服务,当然是一种纾困或赋能,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平等的就业平台,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让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被更多看见。只有她们面对的就业现实不再隐形或半隐形,也才谈得上改善和提升。
要承认,随着整个社会性别平等观念水位的不断抬升,以及公平就业政策及法治环境的改善,由性别带来的就业歧视乃至分层已有显著改善。但在实打实的用人成本经济账面前,如女大学生未来可能因生育而带来的损失或不便,不少用人单位明知不宜为、不可为而为之——将女性部分移除出理想员工名单。谁说生育惩罚只发生在“妈妈”们身上,还未生育的育龄女性也遭受着超前生育惩罚。
仅靠对大搞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开“罚单”,虽必要,但恐无法彻底解决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女性劳动者的就业难题。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日益显著且不可逆转的“半边天”趋势,适时创新用工机制,探索生育成本社会共担,已箭在弦上。可喜的是,就在这两天,广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探索女性弹性工作新机制。这个齿轮的转动,将带来怎样的传动,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