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业人员张某在短视频平台自称是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并办了一张假的学生证,混进校园,拍摄、发布一些在清华大学校园的短视频,成为了“百万网红”。随后张某因贩卖虚假文创产品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我从小一直有名校情结……将个人资料中的毕业院校填写为清华大学,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纵观事件全貌,从张某创号到成为百万网红再到售卖虚假产品直至犯罪,对于学历至上的“名校情结”似乎贯穿了整个过程。张某本人因为“名校情结”打着清华研究生的幌子坐拥流量与金钱,而追随他的网友们也因“名校情结”给张某加上了一层“滤镜”,盲目地相信与追捧这位所谓的“学霸”。更有网友戏称:“100多万的粉丝竟然都看不出他是个骗子。”
“名校情结”,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对于“学历”的崇拜就已经诞生了,金榜题名意味着地位飞升,而拔得头筹拿下状元更是大喜之事。一直到今天,这股风气仍在延续,无数人为了名校前仆后继,学历似乎在宣判着一个人的未来。小时候家长老师口中的“上名校”、社会资源向名校的倾斜、职场hr规定的“非985 211不要”、对于职业教育的歧视等都是促使人们形成“名校情结”的动因。进入社会以后,就业压力与选择迷茫使得更多人将原因归咎于“学历”之上,“名校情结”越来越成为全社会人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结。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名校,除了少部分的人会选择无限次复读直至考上名校外,大多数人会把自己的“名校情结”寄托在他人身上,或是寄托于自己的伴侣与小孩,抑或是寄托于虚拟网络上的陌生博主。前者造就了相亲市场上的“学历歧视”,以及家长倾注心血培养的“鸡娃”;后者便使得互联网上“高学历网红”扎堆,学历标签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所谓的“流量密码”。
当下,打着“清北”等名校旗号的博主在自媒体市场上屡见不鲜,但并不是人人都是高质量视频的产出者。像近期引发热议的“清华张小年”和“北大全嘻嘻”,她们以高材生自诩却堂而皇之地产出令人疑惑的内容,让不少人对名校生“祛魅”,更不用提此次事件中的张某这种本身就是“假冒伪劣”的类型了。
其实“名校情结”的存在固然有一定的道理,清北学生无疑是时代的骄子,高学历也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一个人的能力。我们不能否认名校生的优秀,但也不能被名校的光环蒙蔽了双眼,陷入“唯学历论”的误区之中。人才从来都不是固定式的,例如被杭州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没有高学历却也能凭借自己精湛的职业技术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历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将一个人是否为高学历,是否上名校视为判定其优秀与否的标准无疑是扭曲的、荒唐的。个人不能因为“名校情结”而虚荣心作祟从而犯错,也不能因为名校滤镜而失去了辨别真伪和优劣的能力,更不能因为“名校情结”而失去了对自身、对未来的规划;社会也不能因为“名校情结”进行学历歧视,不能将“名校”设置为进入职场的“门槛”。解开“名校情结”这个结,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任重而道远。
(郭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