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落实惠民政策需下真功夫

2023-04-15 22:52:51    荆楚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惠民政策,民生领域不仅资金投入很大,工作力量投入也不少,惠民政策绝大多数落实到了急需的群众身上。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一项政策成效的最终标准,《半月谈》曾到多省开展专题调研,聚焦有好政策群众为何没获得感,梗阻何在?文章从政策制定、执行及落地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群众利益无小事。检验惠民政策落地成效,绝不是政策制定完就万事大吉了,关键是要逐项落实,逐人落实,足额落实,让改革红利使更多的百姓公平共享,让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充分播撒。而这些,需要执行者真重视,下功夫,做到位。

落实惠民政策必须吃透政策。民生政策涉及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教育环保等诸多领域,有规定性、延续性、综合性,有的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有做到“政策通”“一口清”,才能宣传好、落实好政策。因此,对各项政策条款,不仅要学习,还要牢记;不仅要领会,更要不折不扣落实;不仅要知晓字面上的含义,更要具备向居民宣传、解释的背景知识与业务能力,这自然不是一件简单事,需下真功夫。

落实惠民政策必须摸清需求。要落实好惠民政策,充分掌握社情民意,知晓居民困难、了解居民需求是基础。一个社区,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千家万户千差万别,情况各异,政策需求也不同。只有上门入户“面对面”,联系群众“心贴心”,才能够做到提供服务“实打实”。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都是动态的,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家庭,才能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望所盼,也才能找到群众需求与政策供应之间的契合点。特别是就业、就医、就学等关乎百姓生存方面的政策,只有第一时间知道需求,才能让群众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地享受。当然,这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一次性工程”,需要细致的工作,长期的积累,这自然也不是一件简单事,更需下真功夫。

落实惠民政策要满怀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政策的落实都有一定的程序性要求,摸底、申报、核查、审批,作为基层执行者,更多的是一些基础性、桥梁性的工作,一次、两次,或者更多个来回,事情才能办成。而在居民不了解政策的前提下,还要想方设法扩大宣传,让群众人人皆知,这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果基层执行者计较落实过程中的诸多环节给自己带来的麻烦,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想着办不办得成都与己无关,那么,群众的希望就会落空,群众的幸福感就会打折扣。因此,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走街串巷“不辞辛劳”,宣传登记“不怕麻烦”,跟踪落实不遗余力,才能将政策执行好,落实好,而这,更需要下实实在在的真功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件件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好事,折射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与“经济实线”同向上扬的稳健态势。“为民之所愿,惠民之所利。”只有真正做到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为民服务深在人心,方能紧紧地将群众团结在一起,最大限度激发和凝聚广大群众的磅礴力量,推动宏伟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

作者:孙娅莉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消费为桥,谋共赢之道
下一篇: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始终端牢“中国饭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