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更多“新农人”逐梦沃野

2023-04-10 15:56:13    光明日报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农从农意愿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在农、林、牧、渔行业就业比例较2017届增长了43%,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的大学生“新农人”比例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走向农村、投身农业,助力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

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整,既有政策引导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批富有朝气、富有学识的年轻人才投入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过度集中在城市就业,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造成整体人才结构失衡。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农村地区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创业与就业机会。越来越多“新农人”不断涌现,为我国加快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注脚。

用好政策引导,为“新农人”提供创业就业的广阔舞台。客观来说,我国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但仍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利好政策不断推出,为更多有知识、有本领的“新农人”提供了机会。比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一系列鼓励创业、激励下乡的政策,吸引大量人才和优质劳动力投身乡村振兴。当年轻大学生不用远离乡土就能实现充分就业、收获良好收入,千里沃野也就成为他们安居乐业的良好载体。

用好科技赋能,为“新农人”插上迎接变革的强大翅膀。新技术正在颠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新应用正在重构农村经济生态。随着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无人机、智能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直播带货、网红经济深度“带火”农产品销售。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职业呈现出全新面貌,甚至让“新农人”变得时尚起来。数字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改造,让有志青年找到了与广袤乡村的价值结合点,让农业经营更加有效益、有奔头。数据显示,农大学生毕业5年后实现月收入翻倍,不少大学生从“新农人”成为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兴农人”。

强化城乡互动,为“新农人”创造更多价值实现的机会。按照“农村要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农村地区在道路、供水、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发挥好城市在资金聚集、人才聚集、消费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同步发挥好乡村在空间拓展、自然禀赋、物资供应等方面优势,推动城乡各方面资源整合,将形成良性互动的城乡生态。随着通村公路、信息网络的完善,城市和乡村的物理距离、信息距离已大大缩短,城乡之间互动的便利性大大提高,新时代“新农人”有望创造更大价值。

(济兼)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