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擦亮“芯片”,让更多好种子破土而出

2023-04-06 10:45:47    人民网

鲜食玉米、彩虹西瓜、樱桃番茄……近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264家单位、近2000个已审定和登记的农作物新优品种,荟萃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进种业振兴的平台和展示成果的窗口,今年展会和论坛的规模尤其不一般,50多家种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集中亮相,超过3000位国内外嘉宾和种业从业者在此汇聚,围绕种业振兴和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把脉建言。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从本届大会参展品种看,不仅涵盖玉米、水稻、杂粮、瓜果、蔬菜等作物类型,而且品质型、口感型品种明显增加,映射出现代种业蓬勃发展的身影。近年来,我国有序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在育种创新攻关、种质资源普查、种业企业扶优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进展。目前,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到95%以上,玉米、蔬菜、白羽肉鸡等自主种源比例稳步提升,不断夯实我国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生产安全根基。

今年是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收官的关键一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应当看到,我国种业振兴还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目标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国内粮食供求格局,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同时,践行大食物观,不断丰富“菜篮子”“果盘子”,同样离不开多元化的品种创新。

种业强“芯”,关键要靠产业强“链”。小小一粒种子,涉及研发、选育、加工、推广等多个环节,构建现代种业产业链,需要深度打通研发和市场,推动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正加快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针对科研生产“两张皮”现象,除了要在科研上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种业科研工作者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还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好优势种业企业的主板集成作用,加快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种业基地对接合作,促进科技和资本有机联动,形成种业创新集聚效应。

种业的生命力在于原始创新。在大会上,像韭菜一样割了又长的再生稻、“双色1号”火龙果等新品种尤为亮眼。鼓励高产、绿色、优质的新品种培育,特别是像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市场亟需的专业品种,离不开从育种端到用种端的一系列资源和制度供给。一方面,作为良种选育的基础,要保护和利用好农业种质资源,通过深入推进资源精准鉴定,高效挖掘更多优异性状,促进资源优势不断向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另一方面,要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今年,我国将在立法、司法、执法、管理和技术支撑等五方面发力,加快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这将为品种原始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春日里的南繁沃野,洋溢着生机与希望。独特的光热资源,使这里成为孕育万千良种的摇篮。随着相关政策和规划相继落地,南繁硅谷建设如火如荼。在一系列配套组合拳下,我们定将形成深入推进种业振兴的强大合力,见证更多好种子破土而出,将14亿多人的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中。

 郁静娴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人民论坛)
下一篇:创文切忌“一刀切”,里子面子都得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