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世界潮流中国引领

2023-03-29 16:36:56    中国网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

过去十年,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以贯之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时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此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题词。

从习近平主席2013年10月在印尼国会发表《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到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从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首次系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大支柱”,到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进一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世界”;从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习近平外交思想,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到接连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思想体系日臻完善,实践路径更加清晰。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的重要文件,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年之后,习近平主席于2023年3月20日赴俄罗斯开启连任后的首次出访。他在同普京总统会谈时指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俄责无旁贷,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最新讲话,堪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的最好纪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和“天下之大道”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应怎么办的重大命题,在历史转折关头彰显真理光芒和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绿色发展呵护地球家园,顺应了世界大势和人心所向。郑重提出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当今国际关系复杂现状的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对国际社会的引领担当和对国际秩序的主动塑造,明显优越于美西方国家的强权思维与霸权话语。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动荡不安的一面更显突出,新冠疫情“后遗症”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远见和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推动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合作机制的影响力。中国坚持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回首过去十年,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言行一致、始终如一、可歌可泣。展望未来,面对后疫情时代与动荡变革期,中国将更加注重在全球治理的重点领域发力,更加注重周边优先和双边先行,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根本路径,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重要依托,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追求,迎难而上、稳中求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陈向阳 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今日谈)
下一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