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曾经载文《基层典型,招架不住“扎堆调研”》称,扎堆调研,一般在出典型经验的地方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地方长期疲于接待、汇报、应酬,不堪重负,尤其是“扎堆式”调研,更是招架不住。
近年来,出典型经验的乡镇、村庄成绩斐然,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各项荣誉随之而来,被百姓称为“明星乡镇”“样板村”。但是,高光之下,一些“明星乡镇”“样板村”成为了“扎堆调研”的点位。不止一位基层干部倾诉了他们的辛苦,为了迎接“扎堆调研”,他们花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接待、汇报、应酬。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成功入选“扎堆调研”的点位,就沦为了上级指导检查的“盆景”。为了迎接干部们的“扎堆调研”,“明星乡镇”“样板村”需要精心准备亮点材料、工作展板、PPT等,花去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基层干部本身就人手不足,对此也是有苦难言。
因此,要少些增加基层负担的“扎堆调研”。如何既能交流经验,又能减轻基层负担,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需要加强对调研的科学统筹,合理规划调研,或者合并集中调研,减少调研频率等,尽量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调研;被调研地要启动预约制,不断增强安排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还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印发材料等形式,对先进经验进行总结推广。
同时,上级在关心关爱基层的同时,既要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更要将目光聚焦在落后地区和薄弱环节,在强弱项、补短板上狠下功夫。只有考虑基层的实际困难,多一些基层减压的举措,多一些基层帮扶和支持的法子,让更多的基层干部从频繁地被调研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创新发展。(胡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