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0后青年孔银璐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实地探访了互联网公益项目“捡回珍珠计划”,对互联网公益产生了全新的认知和疑问。
在本报《两会青年说》录制现场,孔银璐与全国人大代表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如何破解网络慈善潜藏的信任危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支持公益慈善健康发展释放了什么信号?
“我之前看到捐3000元返2800元这样诈捐骗捐的案件,内心深处会觉得网上做公益不靠谱、不透明,对其真实性有许多怀疑。”节目录制现场,孔银璐聊起了自己对互联网公益认知的转变,但在实地探访后,反而开始为那些好的公益项目担心:如何让更多年轻人不对公益产生“狼来了”的心理,不让真公益被假慈善埋没?
投身公益行业20余年的恩派机构创始人吕朝认为,目前业内90%的公益项目都是好的,“但做好事的人,心思是比较单纯的;想借着好事干坏事的人,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更需要从立法层面严格规范这个问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看到整个网络慈善的主流是好的,“通过网络平台的募捐确实帮助了数以百万计的低收入困难群体”。
如今,网络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据民政部统计,2021年,我国互联网平台募集善款金额和网络点击、关注、参与互联网慈善人次均超过百亿。如何监管善款的使用?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郑功成,参与了慈善法修订草案的起草和审议。他表示,修订中的慈善法拟将网络慈善平台进行分类,区分不同平台的功能和责任,完善对网络慈善的规制,“在监管方面要有一些更精准的措施”。郑功成说,慈善法修订将回应慈善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拟将网络个人求助纳入其中,规范网络个人求助行为,填补该领域的法制空白。
“年轻人既要热情向善,同时也要理性行善,让爱心善意真正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郑功成相信,在良好的法治、政策环境推动下,网络慈善的生态会越来越健康。
(戴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