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基层干部闲聊,常听到有关工作压力大、事情不好干之类的感叹。其中作风建设要求严、抓得紧,既要把事办好,又这也不行那也不准,平衡点很不好找,这就是令他们现实中颇感为难甚至是“压力”的一种。
实话说,对基层的某些苦衷与无奈,笔者感同身受也颇为理解。工作如何把握平衡暂且不论,但对作风建设方面“找平衡”的这种想法做法,倒是不敢苟同。
明面上违规不行,就背后暗地里来;大的不敢触碰,就搞点小动作;硬要求不能违反,就想方设法搞些小变通。于是,不该吃的饭吃了,不该喝的酒喝了,不该送的送了,不该受的受了,不该报的报了,如此这般,大概就是基层眼里所谓的“找平衡”了。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待人接物打“擦边球”,钻“小空子”,搞“小名堂”。而且这种“平衡”,往往打着出自私人心意的幌子,穿着朋友情分的马甲,让自己过得去,对方好过去,彼此间心照不宣。
应该说,经过这些年驰而不息的正风肃纪,加上隔三差五公布的违纪处理通报,各级对作风建设的硬杠杠,很难说不懂不知。可为什么有的仍然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分析个中缘由,基层固然首当其责,但机关也难辞其咎。就基层而言,无非出于怕上级不满意,怕检查挨批评,怕考核评比落后,怕日后事情难办,怕个人印象丢分,怕自己不这样搞别人搞了自己吃亏等方面的顾忌。对于上级机关来说,或碍于熟人情面,或担心挫伤基层积极性,或怕过于“马列”“高冷”被基层指背,或出于密切关系便于推动工作等考量,当然也不排除为自己留点余地后路的私心。于是虽然明知不妥,但半推半就之下,也就所谓的“客随主便”了。
客观上讲,对于这种“找平衡”的做法,基层未必真心愿意,机关也未必真的就乐意受纳或有意为之,两者也许都有些“无可奈何”。但深挖细究,这种表面无可奈何的背后,本质上还是私心作祟和侥幸心理使然,自以为细枝末节无关大碍,且隐蔽性强,被发现的风险小,于是成为双方最现实最功利的一种选择。这样的“平衡”,也许能暂时求得表面的心安,但由此给基层带来的诸多负担与“内伤”,给上级机关形象威信造成的削损,不言而喻。长此以往,必将助长官场讨巧迎合的积习流弊,导致整个党风政风生态系统的失衡,其害之大,不可不察。
制度纪律不是“橡皮筋”,作风建设容不得“找平衡”,这是基本规矩,也理应成为各级的共识。激浊扬清,革弊立新,打消基层“找平衡”的念头做法,需要多方发力。一方面,基层要真正摒弃私心杂念,多在工作创优上用精力,少在投机取巧上动脑筋。只要工作到了家,谁来检查都不怕。基层同志应该有这样的底气,也必须秉持这样的信条。另一方面,上级机关要切实严己律己,以身示范,以行立信,当好公正廉明的表率,打消基层顾虑,绝不为自己“破防”找借口,也不给基层“找平衡”留缺口。当然,各级纪检部门的监督执纪也不可或缺。如此,才有望实现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关系这样的真平衡、大平衡和持久平衡。(陈永军)